得潮州楊相公繼之書並詩以此寄之

詩情書意兩殷勤,來自天南瘴海濱。 初睹銀鉤還啓齒,細吟瓊什欲沾巾。 鳳池隔絕三千里,蝸舍沈冥十五春。 唯有新昌故園月,至今分照兩鄉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銀鉤:指書法中的鉤畫,這裏比喻楊相公的書法。
  • 瓊什:美好的詩篇,這裏指楊相公的詩作。
  • 鳳池:指朝廷,這裏比喻與朝廷的距離。
  • 蝸舍:比喻自己的住所狹小簡陋。
  • 沈冥:深沉幽暗,這裏指隱居生活。

翻譯

詩情與書意都顯得十分殷勤,來自遙遠的天南瘴海之濱。 初次見到那銀鉤般的書法,不禁開口稱讚,細細吟詠那瓊玉般的詩篇,幾乎要感動得淚溼巾帕。 與朝廷相隔三千里,我的蝸居隱居生活已十五個春秋。 唯有新昌故園的月亮,至今仍照耀着我們兩鄉的人。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白居易對遠方友人楊相公的深厚情誼及其對友人詩書才華的讚賞。詩中,「銀鉤」與「瓊什」形象地描繪了楊相公的書法和詩作之美,而「鳳池隔絕」與「蝸舍沈冥」則反映了自己與朝廷的疏遠和隱居生活的孤寂。結尾以「新昌故園月」寄託了對友人的思念,同時也表現了無論距離多遠,兩人的情誼如明月般永恆不變。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