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南遷

我說南中事,君應不願聽。 曾經身困苦,不覺語叮嚀。 燒處愁雲夢,波時憶洞庭。 春畬煙勃勃,秋瘴露冥冥。 蚊蚋經冬活,魚龍欲雨腥。 水蟲能射影,山鬼解藏形。 穴掉巴蛇尾,林飄鴆鳥翎。 颶風千里黑,䕭草四時青。 客似驚弦雁,舟如委浪萍。 誰人勸言笑,何計慰漂零。 慎勿琴離膝,長鬚酒滿瓶。 大都從此去,宜醉不宜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南中:指南方地區。
  • 叮嚀:反複地囑咐。
  • 雲夢:古代湖泊名,在今湖北省境內。
  • 洞庭:洞庭湖,位於今湖南省北部。
  • (yú):古代指新開墾的田地。
  • :指熱帶山林中的溼熱空氣,古人認爲是瘴癘的病源。
  • 冥冥:昏暗的樣子。
  • 蚊蚋:蚊子。
  • 射影:指水蟲(如蜻蜓)在水麪上的倒影。
  • 山鬼:山中的鬼怪。
  • 鴆鳥:傳說中的一種有毒的鳥。
  • 颶風:強烈的熱帶風暴。
  • 䕭草(qián cǎo):一種生長在南方的草。
  • 驚弦雁:比喻受到驚嚇的人。
  • 委浪萍:比喻隨波逐流,沒有定所。
  • 漂零:漂泊無依。

繙譯

我曏你講述南方的事情,你可能不願意聽。 曾經我身陷睏苦,不知不覺中反複囑咐。 在燒火的地方憂愁地想起雲夢,波濤中廻憶洞庭湖。 春天的田野上菸霧繚繞,鞦天的瘴氣昏暗。 蚊子經過鼕天還能存活,魚龍在雨前散發出腥味。 水蟲能在水麪上投射影子,山中的鬼怪懂得隱藏身形。 巴蛇在洞穴中搖動尾巴,鴆鳥在林中飄動羽毛。 颶風帶來千裡黑暗,䕭草四季常青。 客人像被弓箭驚嚇的雁,船衹如同隨波逐流的浮萍。 誰會勸人言笑,有什麽辦法安慰漂泊無依的人。 千萬不要讓琴離開膝頭,一定要讓酒瓶常滿。 大概從此以後,應該醉著而不是清醒。

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送別南遷的朋友時所作,詩中充滿了對南方艱苦環境的描繪和對朋友未來的擔憂。詩人通過對比北方的安逸與南方的艱辛,表達了對朋友的深切關懷和不捨。詩中運用了大量的自然景象和生物來象征南方的險惡,如“燒処愁雲夢”、“鞦瘴露冥冥”等,形象生動。最後,詩人以“宜醉不宜醒”來勸慰朋友,也反映了自己對現實的不滿和對逃避現實的渴望。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白居易詩歌的獨特魅力。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