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濃濃淡淡的柳絲掩映着畫樓,曉鶯聲聲傳送出滿宮的憂愁。
每年鮮花凋落卻沒有人看見,它徒然追逐春泉流出了御溝。
注釋
宮怨:宮女的哀怨。
參差(cēncī):長短不齊的樣子。這裏形容柳色濃淡不一、明暗不齊。
掩:遮蔽。
畫樓:指裝飾華麗的樓宇,這裏特指宮苑中雕樑畫棟的樓閣建築。
曉鶯(yīng):早晨的黃鶯。
空:徒然地、白白地。
逐:隨。
御溝:流經宮苑的溝水,即皇城外的護城河。
序
《宮怨》是唐代詩人司馬扎創作的七言絕句。這首詩主要是表現宮女的淒涼生活和她們在宮中葬送青春的無限悲哀。詩先從曉鶯啼鳴勾起宮女們的滿腔愁怨着手,接着寫她們愁怨的主要內容。再用宮苑內年年花落,御溝裏花隨水流寫出宮女的青春一年一年地消逝,反映出她們被永禁深宮的悲苦。
賞析
司馬扎的這首《官怨》,表現了宮女深鎖宮苑,葬送青春的不幸遭遇和痛苦心情。但詩中並未出現宮女形象,她們的艾怨之情,是通過景物描寫曲折表現出來的。
詩中的“宮苑春色圖”是根據人物目之所及依次推出。前兩句是仰視所見,柔軟柳枝在晨風中輕拂,樹蔭濃深似海。畫樓掩映在綠色叢中,時時傳來嬌鶯的婉轉啼聲,可謂一派喜人的明媚春光。作者疏疏兩筆,淡淡勾勒的景緻,耐人尋味。“柳色參差”用語精煉,以少總多,不僅寫出了柳枝長短不一的擺動姿態,而且表現出因晨曦作用而明暗不同的光度和深淺有別的顏色。第二句明白寫出鶯啼的悅耳之聲引起的是“滿宮愁”。一個“滿”字,指出宮怨非一人之怨,而是人人皆怨。這樣,在愁人看來,掩樓的重重柳樹就如一道道藩籬,把人深鎖其中,從青春到白頭,虛度一生,感情無依,有苦無處訴。而鶯啼聲聲又一春,喚起的美人遲暮之感,直叩心田,令人悽然。
後兩句詩是人物俯視所見之景,寫落花隨水逝去。春花盛開無人賞,春花飄零難自主,任憑水把它卷流而去,這種無價值,無結局的景象,就是她悲慘一生的寫照。“無人見”、“空”何其沉痛的是身世之感。落花,把那空負青春的寥寂、空虛而了無結果的宮人命運在她心裏喚醒了。唐汝洵在《唐詩解》中說:“因想己容色凋謝而人莫知,正如花之湮滅溝中耳。”清代周容在《春酒堂詩話》中評爲“較蘊藉”,可謂都說到了點上。這兩句詩所寫的景物富有象徵性,景和人的思想感情密切合拍,息息相通。因此,這是景的寫實,也是情的寫實,所呈現的是物的形,也是人的神。
這首詩,通篇用景寫情。前兩句詩,把景和情拉開距離直至對立來寫,後兩句把景和情縮小差距直至相契合來寫,都達到人物感情活動和周圍環境景物相映襯,或情從景生,或寓情於景,景賦情以形象,情爲景塗抹色彩,把人物此時此地心聲描繪得如繪如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