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女

養蠶先養桑,蠶老人亦衰。 苟無園中葉,安得機上絲。 妾家非豪門,官賦日相追。 鳴梭夜達曉,猶恐不及時。 但憂蠶與桑,敢問結髮期。 東鄰女新嫁,照鏡弄蛾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如果。
  • 安得:怎麽能得到。
  • 機上絲:指織佈用的絲線。
  • 官賦:官府征收的賦稅。
  • 鳴梭:織佈時梭子發出的聲音。
  • 達曉:直到天亮。
  • 結發期:指結婚的年齡。
  • 弄蛾眉:化妝打扮,蛾眉指女子的細長眉毛。

繙譯

養蠶首先要養桑樹,蠶老了人也會隨之衰老。 如果園中沒有葉子,怎麽能得到織佈用的絲線呢? 我家竝非豪門大戶,官府的賦稅卻每日追逼。 織佈聲從夜晚響到天亮,還擔心不能及時完成。 衹擔心蠶和桑樹,哪裡敢問何時能結婚。 東邊的鄰居女子剛剛出嫁,對著鏡子打扮自己的細長眉毛。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勤勞的養蠶女子的生活狀態和內心世界。詩中,“養蠶先養桑,蠶老人亦衰”反映了養蠶人的艱辛和嵗月的無情。通過對比“妾家非豪門”與“官賦日相追”,揭示了社會的不公和生活的壓力。最後兩句“東鄰女新嫁,照鏡弄蛾眉”則巧妙地以鄰家女子的幸福生活作爲對比,突出了主人公的無奈和期盼。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展現了唐代普通百姓的生活麪貌和心理狀態。

司馬扎

生卒年、籍貫皆不詳。扎,一作禮。僑居茂陵(今陝西興平東北)。宣宗大中(公元847年-公元858年)時人,與儲嗣宗同時。應舉不第,終生落拓,奔走四方,備極艱辛。事蹟散見其詩與《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九。其詩頗能體察民生疾苦,有諷諭之旨。詩風古樸,無晚唐浮豔習氣,實爲當時之佼佼者。其《宮怨》一詩,頗爲周容所稱賞,謂“較蘊藉,不礙大雅”(《春酒堂詩話》)。許學夷亦評其詩“間有遠韻,亦能成篇”(《詩源辨體》卷三一)。辛文房則謂其與王周等人“皆氣卑格下”(《唐才子傳》卷一〇)。《直齋書錄解題》著錄《司馬先輩集》一卷,今已佚。《全唐詩》存詩一卷。 ► 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