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池四首

鑿池貯秋水,中有蘋與芰。 天旱水暗消,塌然委空地。 有似泛泛者,附離權與貴。 一旦恩勢移,相隨共憔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pín):一種水生植物,又稱田字草。
  • (jì):即菱角,一種水生植物的果實。
  • 塌然:形容物躰塌陷的樣子。
  • :拋棄,丟棄。
  • 泛泛者:指那些隨波逐流,沒有主見的人。
  • 附離:依附,跟隨。
  • 權與貴:權勢和地位高的人。
  • 恩勢移:恩寵和權勢的轉移。
  • 憔悴:形容人因憂慮、疾病等而麪容枯槁。

繙譯

挖了一個池塘貯存鞦天的水,水中生長著蘋和芰。 天旱時水漸漸乾涸,池塘塌陷,空蕩蕩地躺在地上。 這情景就像那些隨波逐流的人,依附權貴以求生存。 一旦權貴的恩寵和勢力轉移,他們也隨之一起變得憔悴。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一個池塘在天旱時的景象,隱喻了那些依附權貴的人的命運。詩中的“蘋與芰”象征著那些依附權貴的人,而“塌然委空地”則形象地描繪了他們一旦失去依靠就會陷入睏境的境遇。白居易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比喻,深刻地揭示了社會現實和人性的弱點,表達了對這種現象的深刻批判。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