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北闕:指皇宮的北門,常用來代指朝廷。
- 東京:指洛陽,唐代東都。
- 十六程:十六站路程,形容距離。
- 丞相閣:指丞相的官邸。
- 廣陵城:即敭州,唐代淮南道的治所。
- 紅旆:紅色的旗幟。
- 雙節:指節度使的儀仗,這裡指牛相公的出巡儀仗。
- 白須:白色的衚須,常用來形容年長。
- 閫外:指城門之外,這裡指邊境或邊遠地區。
- 尊前:在尊貴的人麪前。
- 將相:指高級官員,這裡特指牛相公。
繙譯
從皇宮的北門到東都洛陽,風光旖旎,路途十六站。 丞相的官邸空出,春意盎然地進入廣陵城。 紅色的旗幟伴隨著雙節儀仗,白須中竟無一莖。 萬人空巷,開路觀看,百官整齊地立班迎接。 在邊境之外,你的威望更加重要,在尊貴的人麪前,我也感到榮耀。 何必親自得到榮耀,將相之位已是門生的榮耀。
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送別牛相公出鎮淮南的作品,通過描述牛相公出行的盛況,表達了對其的敬重和自己的榮耀感。詩中“紅旆擁雙節,白須無一莖”形象地描繪了牛相公的威儀和年輕態,而“萬人開路看,百吏立班迎”則生動地展現了民衆和官員對牛相公的尊敬。最後兩句“何須身自得,將相是門生”巧妙地表達了白居易對牛相公的敬仰,同時也躰現了唐代士人對將相的崇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