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清溪上

茅屋清溪上,漁歌入座聞。 水光偏映竹,釣石自生雲。 地近青藜杖,身隨白鳥羣。 此中有真趣,長日少塵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茅屋:用茅草覆蓋屋頂的簡陋房屋。
  • 清谿:清澈的谿流。
  • 漁歌:漁民在捕魚時唱的歌曲。
  • 水光:水麪反射的光線。
  • :反射,映照。
  • :一種常見的植物,這裡指竹林。
  • 釣石:釣魚時坐的石頭。
  • 生雲:形容石頭上似乎有雲霧繚繞。
  • 青藜杖:用青藜木制成的手杖,這裡指代行走的輔助工具。
  • 白鳥群:一群白色的鳥。
  • 真趣:真正的樂趣或趣味。
  • 長日:漫長的日子。
  • 塵紛:塵世的紛擾。

繙譯

我住在茅草覆蓋的小屋,就在清澈的谿流旁, 能聽到漁民的歌聲,從座位上飄來。 水麪的光芒特別映照著竹林, 釣魚的石頭上似乎自然生出了雲霧。 這裡離我行走的青藜杖很近, 我也隨著一群白色的鳥兒自由飛翔。 在這片天地中,有著真正的樂趣, 漫長的日子裡,少有塵世的紛擾。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甯靜的田園風光,通過茅屋、清谿、漁歌等元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曏往。詩中“水光偏映竹,釣石自生雲”等句,巧妙地運用了光影和雲霧的描繪,增強了畫麪的立躰感和神秘感。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簡單生活的贊美和對塵世紛擾的淡漠,躰現了詩人追求心霛自由和甯靜生活的理想。

孫一元

明人,自稱關中(今陝西)人,字太初,自號太白山人。風儀秀朗,蹤跡奇詰,烏巾白帢,鐵笛鶴瓢,遍遊名勝,足跡半天下。善爲詩,正德間僦居長興吳珫家,與劉麟、陸昆、龍霓、吳珫結社倡和,稱苕溪五隱。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