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寄祝維貞員外

歸來光範門,書策不須論。 白日自幽事,清泉在小園。 鳩鳴開竹閣,月曉過梅村。 鄰父時時回,壺觴笑語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依照所和詩中的韻及其用韻的先後次序寫詩。
  • 寄祝:寄送祝福。
  • 維貞員外:人名,維貞是字,員外是官職名。
  • 光範門:指明亮的門庭,比喻顯赫的家世。
  • 書策:書籍,這裏指學問。
  • 幽事:幽雅的事情。
  • 竹閣:用竹子搭建的小閣樓。
  • 梅村:種有梅樹的村莊。
  • 壺觴:酒器,這裏指飲酒。

翻譯

回到這明亮顯赫的家門,學問之事不必多談。 白日裏自有幽雅的事,清澈的泉水流經我的小園。 斑鳩鳴叫,我打開竹閣的門,月亮明亮時,我經過梅樹環繞的村莊。 鄰里的父親時常回來,我們舉杯共飲,笑聲中充滿了溫暖。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寧靜和諧的田園生活畫面。詩人通過「光範門」、「清泉」、「竹閣」、「梅村」等意象,展現了自己歸隱後的生活環境,表達了對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的熱愛。詩中的「鄰父時時回,壺觴笑語溫」更是以溫馨的鄰里交往,體現了詩人對人際關係和諧的珍視。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深遠,透露出一種超脫世俗、迴歸自然的情感。

孫一元

明人,自稱關中(今陝西)人,字太初,自號太白山人。風儀秀朗,蹤跡奇詰,烏巾白帢,鐵笛鶴瓢,遍遊名勝,足跡半天下。善爲詩,正德間僦居長興吳珫家,與劉麟、陸昆、龍霓、吳珫結社倡和,稱苕溪五隱。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