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龍井山

石磴攀蘿上,天風倚杖吟。 鐘鳴山意動,泉靜樹光深。 白日觀雲物,清樽坐石林。 歸來興更好,纖月映孤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石磴(dèng):石級;蘿(luó):藤蔓;倚杖:靠着柺杖;鐘鳴山意:山間鐘聲傳達出的意境;樹光:樹影;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皿;纖(xiān):細小;孤岑(cén):孤峯。

翻譯

漫步在龍井山上,踩着石級攀爬,隨着天風倚着柺杖吟唱。 山間傳來鐘聲,讓人心曠神怡,泉水寧靜,樹影幽深。 白天觀賞雲彩和山間景物,坐在石林中品酒。 回家後心情更加愉悅,細月映照着孤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龍井山上的一次閒適漫步,感受到大自然的寧靜和美麗。通過描寫石磴、蘿蔓、天風、鐘聲、泉水、樹影等元素,展現了山間清幽的景緻。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讓人彷彿置身於詩人眼前所見的景象之中,感受到了詩人的寧靜與愉悅。

孫一元

明人,自稱關中(今陝西)人,字太初,自號太白山人。風儀秀朗,蹤跡奇詰,烏巾白帢,鐵笛鶴瓢,遍遊名勝,足跡半天下。善爲詩,正德間僦居長興吳珫家,與劉麟、陸昆、龍霓、吳珫結社倡和,稱苕溪五隱。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