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擬古九首從京師歸以篇籍自娛有感輒賦

昔我登泰山,長嘯望八荒。 上爲仙人宅,下有王者堂。 宇宙定廣狹,目極唯蒼茫。 皇王疆理跡,英雄戰爭場。 神魂赴東嶽,體魄歸北邙。 成毀既反覆,是非隨低昂。 歸來長太息,無意營四方。 幽居誠寂寞,亦幸無感傷。
拼音

所属合集

#四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八荒:指極遠的地方。
  • 仙人宅: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 王者堂:指帝王治理國家的地方。
  • 宇宙:這裏指空間和時間。
  • 目極:目光所能達到的最遠點。
  • 蒼茫:形容景色遼闊無邊,模糊不清。
  • 皇王疆理跡:指帝王治理國家的痕跡。
  • 英雄戰爭場:指英雄們戰鬥的地方。
  • 東嶽:指泰山,古代認爲泰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 北邙:指洛陽北面的邙山,古代貴族的墓地。
  • 反覆:反覆無常。
  • 低昂:高低起伏,這裏指變化不定。
  • 幽居:隱居。

翻譯

曾經我登上泰山,長聲呼嘯,遙望四面八方。山頂上是神仙的居所,山下則是帝王治理國家的地方。宇宙的大小是固定的,但目光所及之處只有一片蒼茫。帝王治理國家的痕跡,英雄們戰鬥的地方,都在這裏。神魂飛向泰山,體魄則歸於北邙。成功與失敗反覆無常,是非對錯也變化不定。歸來後我深深嘆息,無意再經營四方。隱居雖然寂寞,但也慶幸沒有感傷。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登泰山的經歷,表達了作者對人生、歷史和宇宙的深刻思考。詩中,「長嘯望八荒」展現了作者的豪情壯志,而「皇王疆理跡,英雄戰爭場」則反映了歷史的滄桑變遷。最後,作者通過「歸來長太息,無意營四方」表達了對紛繁世事的超然態度,體現了隱逸生活的寧靜與自足。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凝練,展現了明代文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和人生哲學。

唐時升

唐時升

明蘇州府嘉定人,字叔達。受業歸有光,年未三十,棄舉子業,專意古學。後入都,值塞上用兵,料虛實勝負,無一爽者。家貧好施予,灌園藝蔬,蕭然自得,工詩文,與同裏婁堅、程嘉燧並稱練川三老。謝三賓合三人及李流芳詩文,刻爲《嘉定四先生集》。 ► 1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