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中十首
昔我遊京華,達者日晤言。
著書三公第,開宴七貴園。
中心既無營,澹若蓬篳門。
歸來始環堵,無計以自溫。
批蔥疏平圃,種薤滿高原。
不辭筋力盡,所苦人事繁。
雖有方丈食,不如一壺飧。
非力不自食,大哉此道尊。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京華(jīnghuá):指長安,古代中國唐朝的都城。 三公(sāngōng):指尚書、司徒、司空,是古代官名。 七貴(qīguì):指七位尊貴的人物。 蓬篳(péngbì):古代竹編的門簾。 環堵(huándǔ):指圍牆。 蔥疏(cōngshū):指拔除蔥草。 平圃(píngpǔ):指整理田園。 薤(xiè):一種蔬菜。 方丈(fāngzhàng):古代佛教用語,指佛教寺院中的主持人。 飧(sūn):古代指簡單的飯食。
翻譯
曾經我遊覽過長安城,與賢達之士交流心得。 著書成爲三公之一,舉辦宴會於七位尊貴之園。 心中無所追求,寧靜如同竹編門簾。 歸來後圍牆已建,卻無法找到溫暖自己的方法。 除去蔥草,整理田園,種滿蔬菜。 不辭勞苦,盡力從事繁忙的工作。 雖然有豐盛的飯食,卻不如一壺簡單的飯菜。 不是因爲力量不足以自食,而是因爲這種修行之道偉大。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京華遊歷的經歷,以及在園中的種種感悟。詩人通過園中的景物和自身的體驗,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領悟。詩中反映了詩人對功名利祿的淡漠態度,強調了簡樸、勞作和修行的重要性,體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整體氛圍清新淡雅,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人生道路的獨特理解。

唐時升
明蘇州府嘉定人,字叔達。受業歸有光,年未三十,棄舉子業,專意古學。後入都,值塞上用兵,料虛實勝負,無一爽者。家貧好施予,灌園藝蔬,蕭然自得,工詩文,與同裏婁堅、程嘉燧並稱練川三老。謝三賓合三人及李流芳詩文,刻爲《嘉定四先生集》。
► 107篇诗文
唐時升的其他作品
- 《 對酒懷裏中諸同好四首 》 —— [ 明 ] 唐時升
- 《 和雜詩十一首雨潦不歇獨居一室多憂生之嗟 》 —— [ 明 ] 唐時升
- 《 再過東園二首 》 —— [ 明 ] 唐時升
- 《 和飲酒二十首初夏天氣微熱方不欲飲偶龔仲和邀看園中新綠出所藏名酒意甚樂之次日捉筆和淵明先生飲酒詩數篇與 》 —— [ 明 ] 唐時升
- 《 園中十首 》 —— [ 明 ] 唐時升
- 《 和沈公路除夕元旦詩六首其一己未除夕 》 —— [ 明 ] 唐時升
- 《 園中十首 》 —— [ 明 ] 唐時升
- 《 和沈石田先生詠落花二首 》 —— [ 明 ] 唐時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