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興五首解印出公府

四月池水滿,龜游魚躍出。 吾亦愛吾池,池邊開一室。 人魚雖異族,其樂歸於一。 且與爾爲徒,逍遙同過日。 爾無羨滄海,蒲藻可委質。 吾亦忘青雲,衡茅足容膝。 況吾與爾輩,本非蛟龍匹。 假如雲雨來,祗是池中物。
拼音

所属合集

#四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解印:指辭去官職。
  • 公府:古代官署的稱呼,這裏指白居易的官職所在。
  • 龜游魚躍:形容池中生物自由自在的狀態。
  • 異族:不同的種類。
  • 逍遙: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 滄海:大海,比喻廣闊的世界或高遠的志向。
  • 蒲藻:水生植物,這裏比喻平凡的生活環境。
  • 委質:安心於,滿足於。
  • 青雲:比喻高官顯爵或崇高的志向。
  • 衡茅:簡陋的茅屋,比喻簡樸的生活。
  • 容膝:形容居所狹小,僅能容納雙膝,比喻生活簡樸。
  • 蛟龍:傳說中的神龍,比喻非凡的人物或高遠的志向。
  • 雲雨:比喻變化無常的事物或高遠的志向。

翻譯

四月時池水滿溢,龜兒遊動,魚兒跳躍。 我也愛我的小池,池邊建了一間小屋。 人與魚雖屬不同種類,但它們的快樂是相同的。 我願與你爲伴,一同自由自在地度過日子。 你不必羨慕廣闊的大海,蒲藻足以讓你安心。 我也忘記了高遠的志向,簡陋的茅屋足以讓我容身。 何況我與你,本就不是非凡的人物。 即使有變化無常的事物來臨,我們也只是池中的一份子。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白居易辭官後對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的熱愛。詩中,「龜游魚躍」生動描繪了池中生物的自由與快樂,與詩人對逍遙生活的渴望相呼應。通過「滄海」與「蒲藻」、「青雲」與「衡茅」的對比,詩人表達了對平凡生活的滿足和對高遠志向的放棄。最後,詩人以「池中物」自喻,顯示了他對現狀的接受和對自我定位的清晰認識。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白居易淡泊名利,追求心靈自由的人生態度。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