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贈小范歌玉簪

欲解綈袍換綠衫,梅花明月夜毿毿。 不因趙氏連城在,那得尊前聽玉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綈袍:古代一種質地厚實的絲織品製成的袍子。
  • 綠衫:古代文人常穿的綠色衣服,代表文人的身份。
  • 毿毿(sān sān):形容細長柔軟的樣子。
  • 趙氏連城:指趙國的連城璧,比喻極其珍貴的東西。
  • 玉簪:用玉製成的髮簪,這裏比喻美妙的音樂或歌聲。

翻譯

想要脫下厚重的綈袍,換上輕盈的綠衫, 在梅花盛開、月光皎潔的夜晚,感受那柔軟的氛圍。 如果不是因爲趙國那珍貴的連城璧, 我哪能在宴席前欣賞到如此美妙的玉簪之音。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綈袍與綠衫,梅花與明月,以及趙氏連城與玉簪,展現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嚮往與欣賞。詩中「綈袍換綠衫」不僅體現了詩人對輕盈生活的嚮往,也象徵着從厚重到輕盈的轉變。而「梅花明月夜毿毿」則描繪了一個寧靜而美好的夜晚,增添了詩意。最後兩句通過「趙氏連城」與「玉簪」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音樂藝術的珍視和讚美,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