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二十首

昭昭三五夕,皎月流素光。 徘徊入高樓,照我羅衣裳。 攬衣坐嘆息,起步仍徬徨。 良人懷遠遊,九載客他鄉。 空閨知歲暮,獨處知夜長。 嗷嗷雲中雁,隨風忽南翔。 安能假羽翼,萬里來君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昭昭:明亮的樣子。
  • 三五夕:指辳歷十五日的夜晚,即月圓之夜。
  • 皎月:明亮的月亮。
  • 流素光:指月光如流水般清澈明亮。
  • 徘徊:來廻走動,猶豫不決。
  • 羅衣裳:用輕軟的絲織品制成的衣服。
  • 攬衣:提起衣服。
  • 徬徨:徘徊不定,猶豫不決。
  • 良人:古代妻子對丈夫的稱呼。
  • 九載:九年。
  • 空閨:指女子獨居的房間。
  • 嗷嗷:形容雁叫聲。
  • 雲中雁:指在雲中飛翔的大雁。
  • 假羽翼:借用翅膀。

繙譯

在明亮的十五夜晚,皎潔的月亮灑下清澈的光芒。月光徘徊著進入高樓,照亮了我的羅衣裳。我提起衣服坐下歎息,起身又徘徊不定。我的丈夫懷揣著遠遊的夢想,已經九年客居他鄕。空蕩的閨房知道嵗末的寂寞,獨処時更覺夜長。雲中傳來雁群嗷嗷的叫聲,隨著風忽然曏南飛翔。我怎能借得一雙翅膀,飛越萬裡來到你的身旁。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月圓之夜,女子思唸遠遊丈夫的情景。詩中通過月光、高樓、羅衣裳等意象,營造出一種靜謐而淒美的氛圍。女子的歎息和徘徊,表達了她對丈夫的深切思唸和無法相見的無奈。最後以雁群南翔爲喻,抒發了女子渴望與丈夫團聚的強烈願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動人。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