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麓遊臥佛寺寺極宏煥金銀奪目畫廊數百千尺圖大雄氏顯化顛末備詳僧寮花木彌靚幽支枕敧臥不覺日晏
琳宮萬山麓,勢欲翔遙天。
金扉燁宏敞,玉棟紛鉤連。
飛蘿映禪室,古木藏玄關。
奇花及靈果,佈列森祇園。
偉哉化人居,傑搆凌飛鳶。
金身丈六強,證果示涅槃。
修廊耀丹碧,粉墨流雲煙。
始疑張僧繇,或詫吳道元。
窮源溯流派,一一圖真詮。
天魔亦俛伏,外道紛纏綿。
感此三嘆息,臨風涕如潸。
猥以無涯智,逐茲有盡年。
何當蠟雙屐,西入清涼山。
杳然絕人累,乘化歸竺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琳宮:指華麗的宮殿,這裏指臥佛寺。
- 金扉:金色的門扉。
- 燁:明亮,光輝燦爛。
- 玉棟:形容建築物的樑柱華麗如玉。
- 飛蘿:藤蘿飄垂,形容禪室的幽靜。
- 玄關:指寺廟的入口處。
- 祇園:佛教中指佛陀講經的地方,這裏指寺廟內的花園。
- 傑搆:高大的建築。
- 飛鳶:飛翔的老鷹,形容建築高聳入雲。
- 金身:指佛像。
- 證果:佛教術語,指修行達到的果位。
- 涅槃:佛教術語,指達到解脫的境界。
- 丹碧:指彩繪的顏色。
- 張僧繇:唐代畫家,擅長畫佛像。
- 吳道元:唐代畫家,以畫山水著稱。
- 真詮:真實的解釋或表現。
- 天魔:佛教中指擾亂修行的魔。
- 俛伏:低頭屈服。
- 外道:佛教中指非佛教的宗教或思想。
- 纏綿:糾纏不清。
- 涕如潸:眼淚如雨下。
- 猥:謙詞,表示自己的行爲不值得稱道。
- 蠟雙屐:準備雙鞋,意指準備出行。
- 清涼山:指佛教聖地。
- 杳然:深遠的樣子。
- 人累:人間的煩惱。
- 乘化:順應自然的變化。
- 竺乾:指印度,佛教的發源地。
翻譯
在萬山之麓,有一座氣勢雄偉的臥佛寺,它的金門輝煌宏大,玉柱相連,飛垂的藤蘿映照着禪室,古木掩映着玄關。奇花異果遍佈,如同祇園一般。巨大的佛像,高達丈六有餘,展示了修行的最終果位——涅槃。長廊上彩繪閃耀,彷彿張僧繇或吳道元的畫作。每一幅畫都詳細描繪了佛陀的顯化歷程。天魔低頭屈服,外道糾纏不清。對此,我深感嘆息,淚水如雨下。以有限的智慧追逐有限的生命,何時能準備好雙鞋,西行至清涼山,遠離人間的煩惱,順應自然的變化,歸於佛教的發源地印度。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臥佛寺的宏偉景象和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蘊。通過對寺廟建築、佛像、畫廊的細緻描繪,展現了佛教藝術的輝煌和深邃。詩中流露出對佛教教義的深刻理解和嚮往,以及對人生有限與智慧無涯的感慨。表達了詩人對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
胡應麟的其他作品
- 《 送廣文閔先生之槜李二首 》 —— [ 明 ] 胡應麟
- 《 送趙鈞父之都下 》 —— [ 明 ] 胡應麟
- 《 琴操十一首 其二 猗蘭操 》 —— [ 明 ] 胡應麟
- 《 聞王次公自關中回寄 》 —— [ 明 ] 胡應麟
- 《 惟寅以書貺馳使潞河適媵人偶舉一子走筆賦答 》 —— [ 明 ] 胡應麟
- 《 題湖上方舟四首 》 —— [ 明 ] 胡應麟
- 《 清源寺中戲效晚唐人五言近體二十首 》 —— [ 明 ] 胡應麟
- 《 再送茂卿還晉陵四絕句同童山人子鳴作 》 —— [ 明 ] 胡應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