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裏村

曉望嘉祥山,晚投孫家圈。 墟曲煙火亂,天高雲景鮮。 道旁一廢碑,糾結苔蔓纏。 知是古鄉校,篆筆有瑤鐫。 況茲鄒魯邦,文物自古先。 云何喪亂後,俎豆沒戈鋋。 當時揖讓地,草木牛羊羶。 方今際文明,百舉無棄捐。 子產如可作,諸生思執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嘉祥山(jiā xiáng shān):地名,古代山名。 孫家圈:地名,古代村莊名。 墟曲(xū qū):村莊。 瑤鐫(yáo juān):精美的雕刻。 鄒魯邦(zōu lǔ bāng):指鄒國和魯國,兩國在古代的地理位置。 俎豆(zǔ dòu):古代祭祀用的器具。 戈鋋(gē chán):古代兵器。 揖讓(yī ràng):古代禮節,指讓位相讓。 子產(zǐ chǎn):古代賢臣名,指子產。 執鞭(zhí biān):指執政治權。

翻譯

清晨眺望嘉祥山,傍晚投宿孫家圈。 村莊裏炊煙裊裊,天空高遠雲景明麗。 路旁有一座廢棄的石碑,被青苔藤蔓纏繞。 這裏是古代鄉村的標誌,上面的篆刻非常精美。 更何況這裏是鄒國和魯國相鄰之地,文物自古就很豐富。 爲何在戰亂之後,祭祀用的器具和兵器都不見了。 當時這裏是禮讓之地,到處是草木和牲畜的氣息。 如今正值文明時代,各種事業都在蓬勃發展。 如果能像子產那樣賢明,年輕人們應當努力擔負起責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古老村莊的景象,通過描述村莊的風景和歷史遺蹟,反映了古代和現代社會的對比。詩人通過古村莊的景物,表達了對古代文明的敬仰和對當代社會的思考。詩中運用了古代地名、禮儀、歷史人物等元素,展現了詩人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對現代社會的期許。整體氛圍清新雅緻,意境深遠,值得細細品味。

唐之淳

明浙江山陰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肅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薦,爲翰林侍讀,與孝孺俱領修書事。旋卒。有《唐愚士詩》。 ► 4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