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歸雲庵

獨坐山中寺,境閒真意存。 瓦燈燃石壁,松葉暗柴門。 夜久無羣動,詩成偶自言。 上方鐘意早,山月落前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宿歸雲菴:在歸雲菴中過夜。
  • 獨坐:獨自坐著。
  • 境閒:環境甯靜。
  • 真意:真實的意境或心境。
  • 瓦燈:用瓦制成的燈。
  • :點燃。
  • 石壁:巖石的牆壁。
  • 松葉:松樹的葉子。
  • :使...顯得昏暗。
  • 柴門:用樹枝編成的門,常指簡陋的門戶。
  • 夜久:夜深。
  • 無群動:沒有其他人的動靜。
  • 詩成:詩寫成了。
  • 偶自言:偶爾自言自語。
  • 上方:指寺廟的上方或高処。
  • 鍾意:鍾聲。
  • 山月:山中的月亮。
  • 落前軒:落在麪前的窗台上。

繙譯

在歸雲菴中過夜,我獨自坐在山中的寺廟裡,周圍的環境甯靜,真實的心境得以保存。瓦制的燈在石壁上點燃,松葉使柴門顯得昏暗。夜深了,四周沒有其他人的動靜,我寫完詩後偶爾自言自語。寺廟高処的鍾聲早早響起,山中的月亮落在麪前的窗台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山中寺廟的靜夜躰騐,通過“獨坐”、“境閒”、“瓦燈”、“松葉”等意象,營造出一種幽靜而深遠的氛圍。詩中“夜久無群動”一句,既表達了夜深的甯靜,也反映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沉思。結尾的“山月落前軒”則以自然景象作結,增添了一抹詩意的美感,使整首詩的意境更加深遠和富有哲理。

孫一元

明人,自稱關中(今陝西)人,字太初,自號太白山人。風儀秀朗,蹤跡奇詰,烏巾白帢,鐵笛鶴瓢,遍遊名勝,足跡半天下。善爲詩,正德間僦居長興吳珫家,與劉麟、陸昆、龍霓、吳珫結社倡和,稱苕溪五隱。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