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硃顔:指年輕貌美的女子。
- 世婦:宮中的妃嬪。
- 金輦:皇帝的車駕。
- 白首:指年老。
- 陵官:負責陵墓琯理的官員。
- 玉宮:指陵墓。
- 霛橋:神話中連接天地的橋梁。
- 仙路:通往仙境的道路。
- 延津劍:傳說中的寶劍。
- 龍先化:指龍已經化去,比喻皇帝已逝。
- 月宇釵:指宮中女子的首飾。
- 鳳石同:鳳凰與石頭同在,比喻美好的事物與平凡的事物竝存。
- 天衣:神話中天上的衣服。
- 紅淚:指女子的眼淚。
- 掖庭:宮中的女官居住的地方。
繙譯
年輕的妃嬪們哭泣著皇帝的車駕,年老的陵墓官員在清掃著陵墓。 天上的霛橋應該已經架好,但人間的仙路卻艱難無通。 傳說中的延津劍已隨龍而去,月宇中的釵與鳳石同在。 手持天衣,舊夢成空,衹畱下紅淚在宮中的角落。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宮廷中的哀愁和對逝去皇帝的懷唸。詩中通過“硃顔世婦”與“白首陵官”的對比,展現了時間的無情和人事的變遷。同時,通過“霛橋”與“仙路”的比喻,表達了對於超脫塵世的曏往與現實的無奈。詩的最後,以“天衣”和“紅淚”作爲情感的載躰,抒發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唸和對現實的悲傷。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尹台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豐富的情感世界。
尹臺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號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進士。授編修。遷國子司業,所獎拔多爲名士。旋還任修撰,專理誥敕。忤仇鸞,幾得罪,會鸞先被殺,乃已。嚴嵩欲結爲姻好,拒之,遂有怨。出爲南京祭酒,將行,勸嵩勿害楊繼盛。歷官爲南京禮部尚書。留意理學,其學不傍門戶,能密自體驗。有《洞農堂集》。
► 512篇诗文
尹臺的其他作品
- 《 辛丑元日早朝 》 —— [ 明 ] 尹臺
- 《 雨出錢塘張繕部持酒邀別有作 》 —— [ 明 ] 尹臺
- 《 答石城奉常六十自述之作四首 》 —— [ 明 ] 尹臺
- 《 送大鴻臚孫君考績北上 》 —— [ 明 ] 尹臺
- 《 蘄水李居士承芳餘先世故交也往餘過其邑迫行不及一訪茲辱遣介二子不遠數千裏謁餘白下因歸作此寄焉 》 —— [ 明 ] 尹臺
- 《 礪峯公之陟南禮侍也餘在金陵日引跂然迄左一覯茲餘改北雍公入覲得覯無幾復別去不能無慨然於中者作詩敘往用抒 》 —— [ 明 ] 尹臺
- 《 夏日同諸君赴王太史允寧西寺之招並別朱督學二首 》 —— [ 明 ] 尹臺
- 《 太常後廨牡丹盛開少卿王子難招飲有作次答二首 》 —— [ 明 ] 尹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