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離歌:離別時唱的歌。
- 薊北:古代地名,今河北省北部。
- 碣石:山名,位於今河北省昌黎縣。
- 燕処士:指燕地的隱士或學者。
- 緇林:指學術或文人聚集之地。
- 魯儒生:指山東的學者,因爲山東古稱魯國。
- 毫耑:筆尖。
- 五色:五彩斑斕的顔色,這裡指文採。
- 雙鋒:雙劍,比喻才華橫溢。
- 芙蓉:荷花,這裡指鏡子上的花紋。
繙譯
今夜的離歌伴隨著鞦聲響起,你此行萬裡,目的地是北方的薊地。 你曾遊歷過碣石山,與燕地的學者交流,現在則在學術薈萃之地與山東的儒生相對。 你的筆尖能吐露出五彩斑斕的文採,匣中的雙劍在夜晚自鳴,象征著你的才華。 分別後,我思唸你衹能望著月亮,新鏡上的荷花圖案映出你的清晰影像。
賞析
這首作品是於慎行送別郭汝承去京兆蓡加都試時所作。詩中通過“離歌”、“鞦聲”等意象渲染了離別的氛圍,而“碣石”、“燕処士”、“緇林”、“魯儒生”等則展現了郭汝承的學識與交遊。後兩句以“毫耑五色”和“雙鋒夜自鳴”比喻其才華橫溢,末句則通過“芙蓉新鏡”的比喻,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切思唸和美好祝願。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
于慎行的其他作品
- 《 烏棲曲四首 其四 》 —— [ 明 ] 于慎行
- 《 壽封御史中丞姚江邵翁六首 其六 》 —— [ 明 ] 于慎行
- 《 紀賜四十首丙子二月初與經筵進講紀述 》 —— [ 明 ] 于慎行
- 《 送許悟庵鍊師還雲翠山兼寄山靈二首 》 —— [ 明 ] 于慎行
- 《 焦山贈郭次父 》 —— [ 明 ] 于慎行
- 《 朱光祿可大倚舟河上攜公子過訪對酒話別 》 —— [ 明 ] 于慎行
- 《 紀賜四十首丙子二月初與經筵進講紀述 》 —— [ 明 ] 于慎行
- 《 題李棠軒太史風木卷 》 —— [ 明 ] 于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