蚤春登樓遣興

· 于謙
千條柳線織春愁,不放韶光入畫樓。 遠塞天低雲漠漠,長河風靜水悠悠。 十年客路雙蓬鬢,萬里歸心一葉舟。 南北往來成底事,此身無恙任沉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蚤春:早春。蚤,通“早”。
  • 韶光:美好的時光,常指春光。
  • 遠塞:邊遠的要塞。
  • 漠漠:形容雲霧密佈,模糊不清。
  • 長河:指黃河。
  • 悠悠:形容水流緩慢,悠長。
  • 客路:旅途。
  • 雙蓬鬢:形容旅途勞頓,頭發散亂。蓬鬢,散亂的鬢發。
  • 一葉舟:形容船衹小巧,像一片葉子。
  • 底事:何事,什麽事。
  • 無恙:安好,沒有疾病或損傷。

繙譯

早春時節,我登上高樓,心中湧起無盡的春愁。千條柳枝如同織就的愁緒,不讓美好的春光進入這畫樓之中。遠方的邊塞,天空低垂,雲霧密佈,模糊不清;黃河的風靜靜地吹過,水流悠長而緩慢。十年間,我在旅途上奔波,雙鬢已如蓬草般散亂;心中懷揣著萬裡的歸鄕之情,衹願乘一葉小舟歸去。南北往來,究竟爲了何事?我這身軀安然無恙,任由命運沉浮。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早春登樓時的景色與心情,通過“千條柳線織春愁”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遠方的曏往。詩中“遠塞天低雲漠漠,長河風靜水悠悠”以對仗工整的句式,展現了邊塞的遼濶與黃河的甯靜,增強了詩歌的畫麪感。結尾“南北往來成底事,此身無恙任沉浮”則透露出一種超然物外、隨遇而安的人生態度。

于謙

于謙

于謙,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人。 ► 4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