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方仞庵陶蘭亭二比部:指方仞庵和陶蘭亭兩位官員。
- 棲霞寺:位於南京市東北的棲霞山中,是中國著名的佛教聖地。
- 禪宮:指棲霞寺,因其爲佛教禪宗寺廟。
- 石城:指南京,因其城牆堅固如石。
- 上客:尊貴的客人,這裏指方仞庵和陶蘭亭。
- 霞散千巖:形容棲霞山岩石衆多,陽光照射下如霞光散佈。
- 天開雙峽:指棲霞山的兩峽,如同天造地設。
- 齊梁文物:指齊梁時期的文物,齊梁是南朝的兩個朝代。
- 吳楚雲山:指江蘇(吳)和湖北(楚)一帶的山川。
- 舉杯:舉起酒杯,表示飲酒或慶祝。
- 秋聲蕭瑟:秋天的聲音,蕭瑟形容秋風的聲音。
- 若爲裁:如何裁剪,這裏指如何表達或處理。
翻譯
禪宗的寺廟遠遠地對着堅固的南京城開放,尊貴的客人邀請我帶着酒前來遊玩。陽光照耀下,棲霞山的千巖如霞光散佈,形成了佛土;天然形成的雙峽,像是鎖住了香火繚繞的臺地。齊梁時期的文物只剩下殘破的寺廟,而吳楚地區的山川景色則在舉杯之間映入眼簾。正當我登高望遠,感慨萬千之時,秋風蕭瑟的聲音,讓我不知如何表達這份情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于慎行應邀遊覽棲霞寺的情景,通過對棲霞山自然景觀的描繪,展現了其壯麗與神祕。詩中「霞散千巖成佛土,天開雙峽鎖香臺」等句,巧妙地將自然景觀與佛教文化相結合,表達了詩人對佛教聖地的敬仰之情。後兩句則抒發了詩人登高望遠時的感慨,秋風蕭瑟,增添了幾分淒涼與思索,體現了詩人對歷史與自然的深刻感悟。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
于慎行的其他作品
- 《 夏日村居四十二首 》 —— [ 明 ] 于慎行
- 《 寄吳少溪宮錄七十 》 —— [ 明 ] 于慎行
- 《 洛陽陌 》 —— [ 明 ] 于慎行
- 《 紀賜四十首丙子二月初與經筵進講紀述 》 —— [ 明 ] 于慎行
- 《 遊仙詞四首贈三陽觀昝雲山道士 》 —— [ 明 ] 于慎行
- 《 路鳳岡民部第中牡丹冬開寄題四首 》 —— [ 明 ] 于慎行
- 《 送静上人還鷄鳴山二首 其二 》 —— [ 明 ] 于慎行
- 《 夏日過二兄石淙別業同遊洪範東流用韻六首 》 —— [ 明 ] 于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