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攝山:指在山中修行。
- 入定:佛教術語,指修行者通過冥想達到的一種高度集中的精神狀態。
- 勝果:指修行的成果,即達到的境界或成就。
- 無空滅:指超越空與有的對立,達到無生無滅的境界。
- 不住生:不住於任何事物,即不執着於任何形態或狀態。
- 溼灰:比喻心境如灰,但仍有微弱的生機。
- 稿木:枯木,比喻心境的枯寂。
- 恍忽:模糊不清的樣子。
- 蓮臺:佛教中菩薩或佛陀的座位,常以蓮花爲象徵。
- 人天涌化城:形容修行者達到的境界,如同人間與天界的交匯處,充滿變化與奇蹟。
翻譯
禪師如今正進入冥想之境,何時能成就這偉大的修行成果? 佛法超越了空與有的對立,心境因不執着於任何事物而自然生髮。 心境如同溼潤的灰燼,雖有微弱生機卻難以察覺;又如枯木,形態可塑卻已無生命。 在模糊不清的蓮臺上,修行者彷彿置身於人間與天界的交匯處,那裏充滿了變化與奇蹟。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禪師入定的深邃境界,通過佛教術語和生動的比喻,表達了修行者心境的微妙變化。詩中「溼灰」與「稿木」的比喻,既展現了修行者內心的枯寂,又暗示了其中蘊含的生機與可能。最後兩句以蓮臺和化城爲象徵,描繪了修行者達到的高遠境界,充滿了神祕與嚮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佛教修行的精神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