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智顗 (zhì yǐ):人名,中國佛教天台宗的創始人。
- 耆宿 (qí sù):年高而有道德學問的人。
- 安公:人名,指安世高,東晉時期的著名僧人。
- 楚越:古代兩個國家的名稱,這裏泛指南方地區。
- 人天:佛教用語,指人間與天界。
- 慧眼 (huì yǎn):佛教用語,指能洞察事物真相的眼力。
- 無住 (wú zhù):佛教用語,指無所執着,不住於任何事物。
- 龐翁:人名,可能是指龐蘊,唐代著名的禪宗大德。
翻譯
你依傍着天台山住宿,能夠發揚智顗的風範。 襄陽有着著名的寺廟,那裏有道德學問深厚的安公。 楚越之地,我們的行蹤飄忽不定, 人間與天界的洞察力空靈無礙。 不要用無所執着的意念,輕易去詢問龐翁。
賞析
這首詩是王世貞送別一位從天台山歸來的僧人時所作。詩中,王世貞讚美了僧人的修行與智慧,提到了天台宗的創始人智顗,以及襄陽的著名寺廟和耆宿安公。通過「楚越浮蹤並,人天慧眼空」表達了僧人遊歷廣泛、洞察深刻的境界。最後,詩人提醒僧人不要輕易用無住的意念去詢問龐翁,可能是指在修行上要保持謙遜和慎重,不要輕率地尋求高深的指導。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僧人修行境界的讚賞和對佛教哲理的深刻理解。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入小祗林門至此君軒穿竹徑度清涼界梵生橋達藏經閣 》 —— [ 明 ] 王世貞
- 《 惲光世過於鱗邢州見懷出示有答 》 —— [ 明 ] 王世貞
- 《 醉後 》 —— [ 明 ] 王世貞
- 《 偶成 》 —— [ 明 ] 王世貞
- 《 璋上人自新都還鷲峯汪司馬伯玉尊之爲大總持而以文及詩侑之餘亦得四絕句 》 —— [ 明 ] 王世貞
- 《 徐茂吳司理解事之後三辱過存投贈新詩迥絕輩流泛瀾衆體逾自斐然庶幾不孤黃梅授衣之託矣聊報四章以志區區 》 —— [ 明 ] 王世貞
- 《 贈詹常卿與其弟仲發兩茂才 》 —— [ 明 ] 王世貞
- 《 凌大夫且適園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