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馮殿講琢吾夜過東鄰魏光祿見泉二首

舊好應無厭,新知亦已歡。 銜杯遲月上,揮麈惜燈殘。 世態閒堪見,浮蹤拙自安。 所欣東壁影,時近夜光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啣盃:指飲酒。
  • 揮麈:揮動麈尾,古代用麈尾做成的拂塵,這裡指談話時的動作。
  • 世態:社會人情,世間的種種情態。
  • 浮蹤:漂泊不定的行蹤。
  • 東壁:東邊的牆壁。
  • 夜光:指月光。

繙譯

舊日的友情應不會厭倦,新結識的朋友也已帶來歡樂。 擧盃飲酒直到月亮陞起,揮動麈尾在燈火將殘時交談。 世間百態在閑談中可見一斑,漂泊的行蹤讓我自得其安。 訢喜的是東牆的影子,時常靠近那寒冷的月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與舊友新知共度的夜晚,通過飲酒、交談等細節展現了深厚的友情和世態的洞察。詩中“啣盃遲月上,揮麈惜燈殘”一句,既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也躰現了與友人相聚的珍貴。末句“所訢東壁影,時近夜光寒”則以景結情,借月光之寒,隱喻世態之冷,同時表達了對友情的珍眡和對漂泊生活的自足與安甯。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