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四日香山寺閣同侯大將軍送孫湛明侍御北上二首

尊前山色碧氤氳,徙倚高臺對落曛。 闕下春歸周柱史,亭邊夜醉漢將軍。 丹霄法從多鵷侶,白社風流有鹿羣。 此別澄清應在念,螭頭封事可相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氤氳(yīn yūn):形容菸或雲氣濃鬱。
  • 徙倚(xǐ yǐ):徘徊,流連不去。
  • 落曛(luò xūn):落日的餘暉。
  • 闕下:指京城。
  • 周柱史:指周代的柱下史,古代官名,這裡指孫湛明侍禦。
  • 漢將軍:漢代的將軍,這裡指侯大將軍。
  • 丹霄:指天空。
  • 法從:隨從的法度。
  • 鵷侶(yuān lǚ):比喻同事或同僚。
  • 白社:地名,在今河南省洛陽市東,這裡指隱居的地方。
  • 鹿群:比喻隱居的友人。
  • 澄清:指政治清明。
  • 螭頭(chī tóu):古代建築中的一種裝飾,這裡指宮廷。
  • 封事:古代臣子上奏給皇帝的密封奏章。

繙譯

酒盃前山色碧綠,菸雲繚繞,我們徘徊在高台上,對著落日的餘暉。 京城的春天歸來了,周代的柱下史,亭邊夜醉的漢代將軍。 天空中的法度隨從衆多,如同鵷鳥的伴侶,白社的風流之地有鹿群般的隱士。 這次分別,政治清明應該在唸,宮廷中的密奏或許可以聽到。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侯大將軍在香山寺閣爲孫湛明侍禦送行的情景。詩中,“尊前山色碧氤氳”一句,既展現了香山的美景,又烘托出離別的氛圍。後文通過對“周柱史”、“漢將軍”等歷史人物的隱喻,表達了對孫湛明侍禦的敬重和對友情的珍眡。結尾処提到“螭頭封事”,暗示了對國家大事的關心和對友人前程的祝願。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國家政治的關切。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