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同諸君赴王太史允寧西寺之招並別朱督學二首

· 尹臺
炎蒸僻地愜蕭疏,況有高賢足起予。 錦石幽香供淨宴,冰盤素果出香廚。 天邊此日金龜詠,海上何年玉鯉書。 異域交情同一醉,濟西明月問誰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炎蒸:酷熱。
  • 僻地:偏僻的地方。
  • :滿足,暢快。
  • 蕭疏:稀疏,清靜。
  • 高賢:賢能的人,這裏指王太史。
  • 起予:啓發我。
  • 錦石:美麗的石頭。
  • 幽香:淡淡的香氣。
  • 淨宴:清淨的宴會。
  • 冰盤:冰鎮的盤子。
  • 素果:未經加工的水果。
  • 香廚:廚房,這裏指提供食物的地方。
  • 天邊:遙遠的地方。
  • 金龜:傳說中的神龜,常用來象徵長壽或吉祥。
  • :歌頌,吟詠。
  • 海上:大海之上。
  • 玉鯉書:傳說中由鯉魚傳遞的書信,象徵着遠方的消息。
  • 異域:外國或外地。
  • 交情:友情。
  • 濟西:地名,可能指山東一帶。
  • 明月:明亮的月亮,常用來象徵思念或美好的時光。

翻譯

在酷熱的偏僻之地,我感到滿足和暢快,因爲這裏有賢能的人足以啓發我。美麗的石頭散發着淡淡的香氣,爲清淨的宴會增添了雅緻,冰鎮的盤子中盛放着未經加工的水果,從香氣四溢的廚房中端出。在遙遠的天邊,我們歌頌着金龜的傳說,而在大海之上,我們期待着由鯉魚帶來的遠方消息。在異國他鄉,我們的友情如同一場醉人的酒宴,而在濟西,明亮的月光下,我們又該向誰詢問居所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夏日裏與諸君共赴王太史之邀的情景,通過「炎蒸僻地」與「高賢起予」的對比,表達了在酷熱與偏僻中因有賢人相伴而感到的滿足與暢快。詩中「錦石幽香」、「冰盤素果」等細膩的描寫,展現了宴會的清淨與雅緻。結尾的「異域交情」與「濟西明月」則抒發了在異鄉的友情與對遠方的思念,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情與美好時光的珍視。

尹臺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號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進士。授編修。遷國子司業,所獎拔多爲名士。旋還任修撰,專理誥敕。忤仇鸞,幾得罪,會鸞先被殺,乃已。嚴嵩欲結爲姻好,拒之,遂有怨。出爲南京祭酒,將行,勸嵩勿害楊繼盛。歷官爲南京禮部尚書。留意理學,其學不傍門戶,能密自體驗。有《洞農堂集》。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