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懷二首再寄整翁先生
弱齡慕遐遊,五嶽志窺尋。
出門阻長道,川莽悲遙深。
西昌有靈嶠,天柱鬱高岑。
仙級邇可拾,阡術無崎嶔。
士有尚千古,曠世懷孤心。
如何遠近企,景行不在今。
絺綌抱悽其,緇衣感微吟。
願因赤羽馭,寄扣朱弦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弱齡:年輕時。
- 遐遊:遠遊。
- 五嶽: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即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 窺尋:探尋。
- 川莽:河流和草木叢生的地方。
- 靈嶠:靈秀的山峯。
- 天柱:神話中支撐天空的柱子,這裏指高聳的山峯。
- 高岑:高山。
- 仙級:仙人的階梯,比喻高遠的目標。
- 阡術:田間小路,這裏指通往仙境的道路。
- 崎嶔:崎嶇不平。
- 尚千古:崇尚永恆。
- 曠世:超凡脫俗。
- 孤心:孤獨的心志。
- 企:仰望。
- 景行:高尚的行爲。
- 絺綌:細葛布,這裏指穿着的衣物。
- 悽其:淒涼的樣子。
- 緇衣:黑色的衣服,這裏指穿着樸素。
- 赤羽馭:紅色的羽毛作爲馬車的裝飾,這裏指仙人的交通工具。
- 朱弦音:紅色的琴絃,這裏指美妙的音樂。
翻譯
年輕時我向往遠遊,立志探尋五嶽的奧祕。 出門後長路阻隔,河流和草木叢生的地方顯得遙遠而深邃。 西昌有靈秀的山峯,高聳的山峯像是支撐天空的天柱。 仙人的階梯似乎近在咫尺,通往仙境的道路並不崎嶇。 我崇尚永恆,懷抱着超凡脫俗的孤獨心志。 爲何遠近的仰望,高尚的行爲不在今日? 穿着細葛布的衣服感到淒涼,穿着樸素的黑衣感慨微吟。 願借紅色的羽毛作爲交通工具,去敲響那紅色的琴絃,發出美妙的音樂。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年輕時的遠遊夢想和對仙境的嚮往,同時也透露出對現實世界的感慨和對高尚行爲的渴望。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五嶽」、「靈嶠」、「天柱」等,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超自然世界的深刻感悟。通過對「仙級」和「阡術」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對現實困境的反思。最後,詩人通過「赤羽馭」和「朱弦音」的想象,寄託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精神世界的追求。
尹臺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號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進士。授編修。遷國子司業,所獎拔多爲名士。旋還任修撰,專理誥敕。忤仇鸞,幾得罪,會鸞先被殺,乃已。嚴嵩欲結爲姻好,拒之,遂有怨。出爲南京祭酒,將行,勸嵩勿害楊繼盛。歷官爲南京禮部尚書。留意理學,其學不傍門戶,能密自體驗。有《洞農堂集》。
► 512篇诗文
尹臺的其他作品
- 《 蘄水李居士承芳餘先世故交也往餘過其邑迫行不及一訪茲辱遣介二子不遠數千裏謁餘白下因歸作此寄焉 》 —— [ 明 ] 尹臺
- 《 潞河別王民瞻舟中 》 —— [ 明 ] 尹臺
- 《 譚秀才歸茶鄉將過金陵往訊龍湖公詩以述贈 》 —— [ 明 ] 尹臺
- 《 答允寧太史 》 —— [ 明 ] 尹臺
- 《 謝王宗伯春堂夜集之作 》 —— [ 明 ] 尹臺
- 《 資陽潭石磯特奇怪艮齋趙使君招宴即席二首 》 —— [ 明 ] 尹臺
- 《 用韻柬應參政二首 》 —— [ 明 ] 尹臺
- 《 移居西巷次宗弟員外德卿 》 —— [ 明 ] 尹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