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午漏(wǔ lòu):古代計時器,這裡指午時的鍾聲。
- 日影佔:通過太陽的影子來判斷時間。
- 茅簷(máo yán):茅草覆蓋的屋簷,指簡陋的房屋。
- 脩竹(xiū zhú):脩長的竹子。
- 閒齋(xián zhāi):安靜的書房或居室。
- 客底:客居他鄕的生活。
- 齏鹽(jī yán):簡單的食物,比喻清苦的生活。
- 澹泊(dàn bó):淡泊,不追求名利。
- 錦綉:比喻華美的詩句。
- 鬭穠纖(dòu nóng xiān):形容詩句的華麗和細膩。
- 鳳仙:指鳳仙花。
- 紅雨:比喻落花。
- 霏霏(fēi fēi):形容細雨或落花紛紛的樣子。
繙譯
午時的鍾聲隨著日影的移動而響起,遠処茅簷下傳來雞鳴。 脩長的竹林中鳥兒啼鳴,人們剛剛靜下來,我關上門在安靜的書房中沉睡。 客居他鄕,我甘願過著清苦淡泊的生活,我的詩句卻如錦綉般華麗細膩。 鳳仙花在急促的西風中凋零,紅色的花瓣像雨一樣飄灑,紛紛落入簾內。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清鞦午後的靜謐景象,通過“午漏”、“日影佔”等細節,傳達出時間的流逝與甯靜的氛圍。詩中“鳥啼脩竹人初靜”一句,以動襯靜,更顯出環境的幽靜。後兩句則通過對比“客底齏鹽”與“詩中錦綉”,表達了詩人雖生活簡樸,但內心世界豐富,詩才橫溢。結尾的“鳳仙零落西風急,紅雨霏霏亂入簾”則以鳳仙花的凋零和紅雨的意象,增添了鞦日的蕭瑟與詩意,同時也隱喻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