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鱗貽詩見懷雲上計非遠率爾誌喜

美人贈我珊瑚鉤,十五方城趙璧愁。 睥睨雄風生鹿野,縱橫藝苑割鴻溝。 白虹寒貫中原日,赤幟高懸大滷秋。 豈謂吾曹能氣象,稍聞車馬發邢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於鱗:人名,即於鱗,明代文人。
  • :贈送。
  • 珊瑚鉤:珊瑚製成的鉤,此處比喻珍貴的禮物。
  • 十五方城:指趙國的十五座城池。
  • 趙璧:指趙國的和氏璧,此處比喻珍貴的寶物。
  • 睥睨:斜視,有傲慢之意。
  • 雄風:指強大的氣勢或風範。
  • 鹿野:地名,此處可能指戰場或重要的地方。
  • 縱橫:指在各個方向上自由行動,無所阻礙。
  • 藝苑:指文學藝術界。
  • 割鴻溝:比喻劃分界限或領域。
  • 白虹:指彩虹,常用來象徵戰爭或重大事件。
  • 寒貫:寒冷地貫穿。
  • 中原:指中國黃河中下游地區,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 赤幟:紅色的旗幟,常用來象徵革命或勝利。
  • 高懸:高高掛起。
  • 大滷: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指某個重要的戰場或地區。
  • 吾曹:我們。
  • 氣象:指氣勢或景象。
  • 車馬:指車輛和馬匹,常用來象徵行軍或出行。
  • 邢州:地名,今河北省邢臺市。

翻譯

美人贈送我珊瑚製成的鉤,十五座趙國的城池中,趙璧令人憂愁。 傲慢地斜視着強大的風範在鹿野升起,自由地在藝苑中劃定界限。 彩虹寒冷地貫穿中原的天空,紅色的旗幟高高掛起在大滷的秋天。 難道我們能夠擁有這樣的氣勢嗎?稍稍聽說車馬從邢州出發。

賞析

這首詩是王世貞對於鱗贈送珊瑚鉤的回贈之作,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於鱗的讚賞和對於時局的感慨。詩中「珊瑚鉤」、「趙璧」等珍貴物品的提及,展現了詩人對於鱗禮物的珍視。同時,通過「睥睨雄風」、「縱橫藝苑」等詞句,描繪了詩人對於鱗在文學藝術界的卓越地位和強大氣勢的認可。詩的後半部分,通過「白虹寒貫中原日」、「赤幟高懸大滷秋」等壯闊的景象,抒發了詩人對於時局的深刻感受,以及對於未來可能發生的變化的期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王世貞作爲明代文學家的才華和情懷。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