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高城:高大的城牆。
- 落木:落葉。
- 奏寒砧:砧,古代搗衣時所墊的石頭。這裏指秋風中搗衣的聲音,常用來象徵秋天的淒涼。
- 殷勤:情意深厚。
- 上林樹:上林苑中的樹木,這裏指美好的居所。
- 廣陵琴:廣陵,古地名,今江蘇揚州。廣陵琴指古琴曲《廣陵散》,這裏比喻離別的音樂或情感。
- 霜秋:深秋,因霜降而得名。
- 塞外:邊疆之外,指邊遠地區。
- 兵戈:戰爭。
- 歲暮:年末,一年將盡的時候。
- 天涯:極遠的地方。
- 兒女心:指對家人的思念之情。
- 聯飛:比喻一起行動或共同前進。
- 振羽:振翅高飛,比喻奮發有爲。
- 薄祿:微薄的俸祿,指官職不高。
- 投簪:簪,古代用來束髮的飾物。投簪比喻棄官歸隱。
翻譯
高大的城牆下,落葉飄零,秋風中傳來搗衣的寒砧聲,醉後更加深切地感受到離別的思緒。 不留下並非因爲上林苑中的美好樹木,而是因爲即將歸去,心中有着廣陵琴曲般的離別情感。 深秋的塞外,霜降之時,戰爭的陰影籠罩,歲末將至,對遠方家人的思念愈發濃烈。 本想與你一同振翅高飛,共同前行,卻因貪戀微薄的俸祿而未能棄官歸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日離別的深情。詩中,「高城落木奏寒砧」一句,通過秋日特有的景象,營造出一種淒涼的氛圍,爲全詩定下了基調。後文通過對「上林樹」與「廣陵琴」的對比,表達了離別的不捨與無奈。詩的結尾,通過對「振羽」與「投簪」的思考,展現了對未來的猶豫與現實的束縛,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同鄉楊太宰吾宗少廷尉路戶部沈比部袁參軍王司訓會飲趙中貴園亭分韻得風字 》 —— [ 明 ] 王世貞
- 《 樂府變十九首治兵使者行當雁門太守 》 —— [ 明 ] 王世貞
- 《 送王將軍元周總江北周家橋行營 》 —— [ 明 ] 王世貞
- 《 詠諸功臣像二十六首故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參軍國事太傅中軍右丞相徵北大將軍魏國公中山 》 —— [ 明 ] 王世貞
- 《 感興六首 》 —— [ 明 ] 王世貞
- 《 初夏燕京南陌 》 —— [ 明 ] 王世貞
- 《 悼亡兒果祥詩十首 》 —— [ 明 ] 王世貞
- 《 子念事解後以酒慰勞得二章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