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惡鳥

有鳥有鳥終日啼,萬口千聲如一詞。雲是悍婦怨姑惡,精魂幻化之所爲。 我聽此言重惆悵,惆悵思之誰是非。人家生男願取婦,取婦願能纂家務。 自古物從勤上生,詎容怠惰無思慮。姑詈汝,願汝勤,姑撻汝,願汝能。 汝改姑欣欣,不改姑難平。如何重恩愛,翻化深憤嗔。 殞身化鳥道姑惡,孫孫子子傳怨聲。古有孝婦冢,亦有義女亭。 至今人嘆慕,至今人頌稱。汝言姑惡姑不惡,自此吞聲休更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姑惡:指婆婆對媳婦的虐待。
  • 悍婦:指性格兇悍的婦女。
  • 精魂:指人的精神或靈魂。
  • 惆悵:形容心情憂傷、失意。
  • 纂家務:指管理家務。
  • (lì):責罵。
  • :用鞭子或棍子打。
  • 憤嗔:憤怒和怨恨。
  • 殞身:死亡。
  • :墳墓。
  • 義女亭:指紀念有義行的女子的亭子。

翻譯

有一隻鳥整天啼叫,它的叫聲成千上萬次,每次都像是在重複同一句話。據說這是因爲一個兇悍的婦女對她的婆婆懷有怨恨,她的靈魂因此化作了這隻鳥。

我聽到這個故事感到非常憂傷,反覆思考這其中的是非對錯。人們生下男孩都希望他能娶妻,娶了妻子就希望她能管理好家務。自古以來,勤勞是生活的根本,怎能容忍懶惰和無思慮呢?

婆婆責罵你,是希望你勤奮;婆婆打你,是希望你能幹。你如果改正,婆婆就會高興;如果你不改,婆婆就難以平靜。爲何在重重的愛中,反而變成了深深的憤怒和怨恨呢?

你因爲怨恨而化作鳥,你的子孫後代都在傳唱你的怨聲。古代有孝婦的墳墓,也有紀念義女的亭子。至今人們還在讚歎和頌揚她們。你說婆婆惡,其實婆婆並不惡,從此以後,你還是不要再鳴叫了,默默地吞下你的聲音吧。

賞析

這首詩通過一個傳說中的鳥的故事,探討了家庭關係中的矛盾和衝突。詩中,作者對「悍婦」化鳥的傳說表示了同情和理解,同時也提出了對家庭和諧的期望。通過對比古代的孝婦和義女,作者強調了傳統美德的重要性,並呼籲人們理解和寬容,以達到家庭的和諧與社會的穩定。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家庭倫理的深刻思考。

周是修

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學,洪武末舉明經,爲霍丘縣學訓導,建文間爲衡王府紀善,留京師,預翰林纂修。好薦士,屢陳國家大計。燕兵入京城,自經於應天府學尊經閣。嘗輯古今忠節事爲《觀感錄》。 ► 1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