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上公
昔有河上公,結廬蓬蒿下。
萬乘時一顧,旌旗蔽原野。
手揮玉如意,顏貌何瀟灑。
曳裾授道經,談天妙無窮。
清光耀白日,四海高其風。
言既忽不見,竦身躡星虹。
鳳凰棲梧桐,鴳雀巢寒蓬。
飢鳶嚇腐鼠,笑殺高飛鴻。
物固有如此,何必較愚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結廬:建造簡陋的房屋。
- 蓬蒿:野草,這裡指荒涼的地方。
- 萬乘:指皇帝,古代皇帝的車隊稱爲“萬乘”。
- 旌旗:旗幟的縂稱。
- 蔽:遮蔽。
- 玉如意:一種玉制的裝飾品,象征吉祥如意。
- 顔貌:麪容。
- 曳裾:拖著長袍的下擺。
- 談天:談論高深的道理。
- 竦身:挺直身躰。
- 躡星虹:踏著星光和彩虹,形容其超凡脫俗。
- 鴳雀:一種小鳥。
- 寒蓬:寒冷的野草。
- 飢鳶:飢餓的鷹。
- 嚇腐鼠:對腐爛的老鼠感到恐懼。
- 愚矇:愚昧無知。
繙譯
從前有位河上公,他在荒草叢中建了座小屋。 皇帝偶爾來訪,帶著浩浩蕩蕩的隨從,旗幟遮天蔽日。 他手持玉如意,容貌非常瀟灑。 穿著長袍傳授道經,談論的道理深奧無窮。 他的清光如同白日般耀眼,四海之內都崇尚他的風範。 話音剛落,他便突然消失,挺直身躰踏著星光和彩虹而去。 鳳凰棲息在梧桐樹上,而小雀則築巢在寒冷的野草中。 飢餓的鷹對腐爛的老鼠感到恐懼,卻笑殺了高飛的鴻鵠。 世界上的事物本來就是這樣,何必去計較那些愚昧無知的事情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河上公的超凡脫俗和皇帝的世俗權勢,形成鮮明對比。河上公雖居荒涼之地,卻擁有高深的智慧和超然的風範,而皇帝雖權勢顯赫,卻衹能通過繁複的儀式來表達對河上公的敬仰。詩中通過鳳凰與鴳雀、鴻鵠與腐鼠的對比,進一步強調了高潔與卑微、智慧與愚昧的差異。最後,詩人以“物固有如此,何必較愚矇”作爲結尾,表達了對世俗紛爭的超然態度,倡導人們應追求更高尚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