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杪夏(miǎo xià):夏末。
- 江州: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
- 吞江:形容雨水之大,彷彿能吞沒江河。
- 倒石根:形容雨水衝擊力大,彷彿能使石根倒塌。
- 吐雲:形容山嶽高聳,雲霧繚繞。
- 匡嶽:指廬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
- 孤電:單獨的閃電。
- 九疊:形容雲層厚重。
- 黃濤:黃色的波濤,形容江水洶涌。
- 庾閣:庾信的樓閣,此處泛指高樓。
- 陶村:陶淵明的村莊,此處泛指鄉村。
- 扶搖:神話中的大鵬鳥,此處比喻強大的力量。
- 化鯤:傳說中的大魚,能化爲鵬鳥。
翻譯
夏末時節,江州突降急雨,彷彿能吞沒江河,使石根倒塌。廬山高聳,雲霧繚繞,彷彿近在城門。驚雷轟鳴,如同雙蛟相鬥,孤電一閃,便能破開厚重的雲層。白晝時分,黃色的波濤洶涌翻騰,彷彿要翻過高樓,蒼翠的山崖和樹木間,水流如注,滑過陶淵明的村莊。乘着這股強大的力量,彷彿能見化鯤於六月東南的天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夏末江州的一場急雨,通過生動的意象和誇張的修辭,展現了雨勢的猛烈和自然的壯美。詩中「吞江倒石根」、「吐雲匡嶽近城門」等句,以誇張的手法表現了雨勢之大和山嶽之高,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後兩句通過寓言化的表達,暗示了自然力量的偉大和不可抗拒,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李夢陽
明陝西慶陽人,徙居開封,字獻吉,自號空同子。生於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武宗時,爲尚書韓文草奏疏,彈劾宦官劉瑾等,下獄免歸。瑾誅,起爲江西提學副使,倚恃氣節,陵轢臺長,奪職。家居二十年而卒。嘗謂漢後無文,唐後無詩,以復古爲己任。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朱應登、顧璘、陳沂、鄭善夫、康海、王九思號十才子。又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號七才子,是爲前七子。夢陽己作,詩宗杜甫,頗狂放可喜,文則詰屈警牙,殊少精彩,時人則視爲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
李夢陽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癸亥六月念一日同寅諸公過予敝道看竹因留小酌遂成拙作二首索和 》 —— [ 明 ] 蘇葵
- 《 病中永訣李張唐三公 》 —— [ 明 ] 楊慎
- 《 長夏無事避暑山園景事所會即成微吟得二十絕句 》 —— [ 明 ] 王世貞
- 《 閏六月眉州奏禾生九穗 》 —— [ 宋 ] 夏竦
- 《 盛暑謁劉公達 》 —— [ 宋 ] 毛滂
- 《 痔不可車旬日乃造於東園春葩向殘夏英欲起慨焉動於老懷再賦絕句十首 》 —— [ 明 ] 李夢陽
- 《 季夏送鄉弟韶陪黃門從叔 》 —— [ 唐 ] 杜甫
- 《 狀江南季夏 》 —— [ 唐 ] 範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