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女辭二解

· 貝瓊
一葉爲衣雙足赤,何年入山不火食,宮中歌舞猶能憶。 猶能憶,空俳徊,白日晚,阿房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毛女:傳說中的人物,因全身生毛而得名。
  • 一葉爲衣:用一片葉子作爲衣服,形容生活簡樸。
  • 雙足赤:雙腳赤裸,沒有穿鞋。
  • 火食:熟食,指不喫熟食,衹喫野果等生食。
  • 宮中歌舞:指宮廷中的歌舞娛樂。
  • 俳徊:徘徊,來廻走動。
  • 阿房:阿房宮,秦始皇所建的宮殿,後被焚燬。
  • :灰燼,指阿房宮被焚燬後的殘骸。

繙譯

她以一片葉子作爲衣服,雙腳赤裸,不知何時開始在山中生活,不再喫熟食,衹喫野果。她還能廻憶起宮廷中的歌舞娛樂。她還能廻憶起,空蕩蕩地徘徊,白日漸漸西沉,阿房宮已成灰燼。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傳說中的毛女形象,通過簡練的語言勾勒出她與世隔絕的隱居生活,以及她對過去宮廷生活的淡淡廻憶。詩中“一葉爲衣雙足赤”形象地展現了毛女的簡樸生活,“宮中歌舞猶能憶”則透露出她對往昔的懷唸。末句“白日晚,阿房灰”以景結情,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和歷史的滄桑,營造出一種淒涼而悠遠的意境。

貝瓊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闕,字廷臣。元末領鄉薦,年已四十八。戰亂隱居,張士誠屢闢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國子助教,與張美和、聶鉉並稱“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國子監,教勳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