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復夢赴韋令闢

· 元稹
蜀路危於劍,憐君自坦途。 幾回曾啖炙,千里遠銜珠。 野性便荒飲,時風忌酒徒。 相門多禮讓,前後莫相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蜀路:指通往四川的道路,因其險峻而著名。
  • 危於劍:比劍還要危險,形容道路極其險峻。
  • 啖炙:吃烤肉,這裏指享受美食。
  • 銜珠:比喻珍重或傳遞貴重物品。
  • 野性:本性,指自然狀態下的性格或行爲。
  • 荒飲:過度飲酒。
  • 時風:當時的社會風氣。
  • 忌酒徒:忌諱嗜酒之人。
  • 相門:指官宦之家。
  • 禮讓:禮貌和謙讓。
  • :超越,越過。

翻譯

通往四川的道路比劍還要危險,但我憐憫你,因爲你自己選擇了這條坦途。 你曾多次享受美食,千里之外還珍重地傳遞着珠子。 你的本性喜歡荒飲,但當時的社會風氣忌諱嗜酒之人。 在官宦之家,人們多有禮貌和謙讓,你不要超越前後的人。

賞析

這首詩是元稹送別林復夢赴韋令闢的作品,通過對比蜀路的險峻與林復夢的坦途選擇,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關心與祝願。詩中「啖炙」與「銜珠」形象地描繪了林復夢的生活狀態,而「野性便荒飲」則揭示了其性格特點。最後,詩人提醒林復夢在官場中要保持禮讓,不要過於張揚,體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切關懷和期望。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爲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