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

遠山愁黛碧,橫波慢臉明,膩香紅玉茜羅輕。深院晚堂人靜,理銀箏。 鬢動行雲影,裙遮點屐聲,嬌羞愛問曲中名。楊柳杏花時節,幾多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遠山愁黛碧:形容女子的眉毛像遠山一樣,帶着憂愁的碧色。
  • 橫波慢臉明:橫波指眼睛,慢臉形容臉龐慢慢顯露,明亮動人。
  • 膩香紅玉:形容女子肌膚細膩如紅玉,散發着香氣。
  • 茜羅輕:茜羅是一種紅色的絲織品,輕指其質地輕盈。
  • 理銀箏:銀箏是一種古代的絃樂器,理指彈奏。
  • 鬢動行雲影:形容女子的鬢髮飄動,如同行雲的影子。
  • 裙遮點屐聲:點屐指女子行走時木屐的聲音,裙遮指裙子遮住了聲音。
  • 曲中名:曲中的名字,指歌曲中的主題或情感。
  • 楊柳杏花時節:指春天,楊柳和杏花盛開的季節。

翻譯

她的眉毛像遠山一樣,帶着憂愁的碧色,眼睛慢慢顯露,臉龐明亮動人。她肌膚細膩如紅玉,散發着香氣,穿着輕盈的紅色絲織品。在深院的晚堂裏,四周人靜,她獨自彈奏着銀箏。 她的鬢髮飄動,如同行雲的影子,裙子遮住了她行走時木屐的聲音。她嬌羞地詢問曲中的情感。在楊柳和杏花盛開的春天,她心中充滿了多少柔情。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美麗女子在春夜中的情景,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她的外貌和內心世界。詩中運用了許多生動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寫,如「遠山愁黛碧」、「橫波慢臉明」等,有效地傳達了女子的美麗和情感。同時,通過「理銀箏」、「嬌羞愛問曲中名」等細節,展現了女子的才藝和內心的柔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讚美和對生活的熱愛。

毛熙震

五代時人。仕後蜀。孟昶廣政時官祕書。通書畫。工詞,《花間集》收其作。 ► 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