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玉笙:古代的一種樂器,此處象徵仙境的音樂。
- 青冥:指天空,高遠不可及的地方。
- 日華:日光,陽光。
- 鍊(liàn):煉製,修煉。
- 精魄:精神與魂魄,指人的生命力或精神力量。
- 垢氛:污濁的氣氛或環境。
- 仙骨:傳說中具有成仙資質的體質。
- 餌氤氳:餌,引誘;氤氳,指仙氣繚繞的樣子。
- 俯仰:低頭和擡頭,比喻一舉一動。
- 靈顏:神靈的面容。
- 鸞鵠:鸞和鵠,都是神話中的神鳥,象徵高貴和純潔。
- 風馭:駕馭風的能力,指仙人的飛行。
- 縹渺:形容遙遠而模糊不清的樣子。
- 青雲:指高空,也比喻高官顯位。
翻譯
我因閱讀了真正的仙訣,於是感受到了西城君的存在。 玉笙的聲音從高遠的天空傳來,人間從未聽聞過。 陽光修煉着我的精神與魂魄,使我變得純淨無瑕。 它告訴我,我有成仙的資質,並讓我吸收仙氣。 我感到慚愧,因爲我的行爲未能達到神靈的標準,我願意跟隨那些高貴的神鳥。 突然間,我駕馭着風,飄渺地回到了高高的雲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通過修煉和感悟,體驗到仙境的奇妙與超脫。詩中,「玉笙下青冥」和「日華鍊精魄」等句,通過音樂和陽光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仙境的嚮往和對純淨精神的追求。最後,詩人通過駕馭風回到青雲之上,象徵着精神上的昇華和超脫。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仙境的無限嚮往和對精神淨化的渴望。

僧皎然
僧皎然,生卒年不詳,湖州人,俗姓謝,字清晝,是中國山水詩創始人謝靈運的後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詩僧、茶僧。南朝謝靈運十世孫。活動於大曆、貞元年間,有詩名。他的《詩式》爲當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其詩清麗閒淡,多爲贈答送別、山水遊賞之作。在《全唐詩》編其詩爲815·821共7卷,他爲後人留下了470首詩篇,在文學、佛學、茶學等許多方面有深厚造詣,堪稱一代宗師。
► 485篇诗文
僧皎然的其他作品
- 《 奉陪陸使君長源諸公遊支硎寺 》 —— [ 唐 ] 僧皎然
- 《 和楊明府早秋遊法華寺 》 —— [ 唐 ] 僧皎然
- 《 賦得燈心送李侍御萼 》 —— [ 唐 ] 僧皎然
- 《 洞庭山維諒上人院階前孤生橘樹歌 》 —— [ 唐 ] 僧皎然
- 《 問遙山禪老 》 —— [ 唐 ] 僧皎然
- 《 夏日題桐廬楊明府納涼山齋 》 —— [ 唐 ] 僧皎然
- 《 戲作 》 —— [ 唐 ] 僧皎然
- 《 秋居法華寺下院望高頂 》 —— [ 唐 ] 僧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