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

· 王建
屋在瀑泉西,茅檐下有溪。 閉門留野鹿,分食養山雞。 桂熟長收子,蘭生不作畦。 初開洞中路,深處轉鬆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瀑泉:瀑佈和泉水。
  • 茅簷:茅草覆蓋的屋簷。
  • 谿:小河。
  • 閉門:關門。
  • :讓...停畱。
  • 野鹿:野生鹿。
  • 分食:分享食物。
  • 山雞:山中的野雞。
  • 桂熟:桂樹成熟。
  • 長收子:長期收獲果實。
  • 蘭生:蘭花生長。
  • 不作畦:不需耕作的田地。
  • 洞中路:山洞中的路。
  • 深処:深邃的地方。
  • 轉松梯:蜿蜒的松樹梯子。

繙譯

我的屋子坐落在瀑佈和泉水的西邊,茅草覆蓋的屋簷下流淌著一條小谿。 我關上門,讓野生的鹿自由停畱,與山中的野雞分享食物。 桂樹成熟後,我長期收獲它的果實,蘭花自然生長,無需耕作的田地。 初次開辟的山洞中的路,深入到深処,那裡有蜿蜒的松樹梯子。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甯靜的山居生活畫麪。詩人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與自然和諧共処的田園風光。詩中“閉門畱野鹿,分食養山雞”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尊重和愛護,而“桂熟長收子,蘭生不作畦”則進一步以植物的生長來象征自然的豐饒與無需人爲乾預的和諧。最後兩句“初開洞中路,深処轉松梯”則增添了一絲探險的神秘感,使整首詩的意境更加深遠。

王建

王建

王建(生卒年不詳),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唐朝詩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從軍,約46歲始入仕,曾任昭應縣丞、太常寺丞等職。後出爲陝州司馬,世稱王司馬。約64歲爲光州刺史。與張籍友善,樂府與張齊名,世稱張王樂府。其詩題材廣泛,生活氣息濃厚,思想深刻。善於選擇有典型意義的人、事和環境加以藝術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現實,揭露矛盾。多用比興、白描、對比等手法,常在結尾以重筆突出主題。體裁多爲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語言通俗凝練,富有民歌謠諺色彩。 ► 517篇诗文

王建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