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沙彌大智遊五臺

童年隨法侶,家世本儒流。 章句三生學,清涼萬里遊。 雲歸龍沼暗,木落雁門秋。 長老應相問,傳予向祖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法侶:指共同修行的道友。
  • 儒流:指儒家學者或儒家傳統。
  • 章句:指對經典文獻的註解和闡釋。
  • 三生:佛教用語,指過去、現在、未來三世。
  • 清涼:指五臺山,因其氣候涼爽,故有此稱。
  • 龍沼:指五臺山中的一個地名,可能是一個水池或湖泊。
  • 雁門:指五臺山附近的一個地名,古時爲邊塞要地。
  • 長老:指寺廟中的高僧。
  • 傳予:傳授給我。
  • 祖州:指五臺山,因其爲佛教聖地,故有此稱。

翻譯

童年時我隨同修行的道友,我的家族原本是儒家學者。 我學習了三世的經典註解,現在要去清涼的五臺山萬里遊歷。 雲霧歸於龍沼之地,樹木凋零,雁門已是秋天。 長老應該會問起我,傳授給我去往祖州的知識。

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皎然送別沙彌大智遊五臺山時所作。詩中,皎然回憶了自己的童年和家世,表達了對五臺山的嚮往和對佛教知識的渴望。詩中「雲歸龍沼暗,木落雁門秋」描繪了五臺山的秋景,意境深遠。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佛教聖地五臺山的敬仰之情。

僧皎然

僧皎然

僧皎然,生卒年不詳,湖州人,俗姓謝,字清晝,是中國山水詩創始人謝靈運的後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詩僧、茶僧。南朝謝靈運十世孫。活動於大曆、貞元年間,有詩名。他的《詩式》爲當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其詩清麗閒淡,多爲贈答送別、山水遊賞之作。在《全唐詩》編其詩爲815·821共7卷,他爲後人留下了470首詩篇,在文學、佛學、茶學等許多方面有深厚造詣,堪稱一代宗師。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