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恃險:依賴險要的地勢。
- 種德:樹立德行。
- 興亡:國家的興起和滅亡。
- 數窮:命運的極限。
- 石城:指金陵(今南京)的城牆。
- 天塹:天然的壕溝,這裡指長江。
- 謾:空,徒然。
- 禦路:皇帝出行的道路。
- 民塚:百姓的墳墓。
- 台基:建築物的基座。
- 折碑:斷裂的石碑。
- 晉英雄:指晉朝的英雄人物。
繙譯
依賴險要的地勢而不樹立德行,國家的興亡衹能歎息命運的極限。 金陵的城牆幾經更疊主人,長江這天然屏障徒然連緜至天際。 皇帝的道路下堆積著百姓的墳墓,高台的基座上聚集著放牧的孩童。 斷裂的石碑上仍有字跡,多記載著晉朝的英雄事跡。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金陵古都的描繪,表達了對歷史變遷的深沉感慨。詩中,“恃險不種德”一句,既是對歷史的批判,也是對後人的警示。後文通過對石城、天塹、禦路等意象的描寫,展現了金陵的滄桑和歷史的無情。最後兩句則通過折碑上的字跡,廻望晉朝的英雄時代,增添了詩的歷史厚重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歷史興衰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