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豸詩巴蛇三首其一

· 元稹
梨笑清都月,蜂遊紫殿春。 構脾分部伍,嚼蕊奉君親。 翅羽頗同類,心神固異倫。 安知人世裏,不有噬人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蟲豸(chóng zhì):崑蟲的古稱。
  • 巴蛇:傳說中的一種大蛇。
  • 梨笑:形容梨花盛開如笑。
  • 清都:指京城。
  • 紫殿:指皇宮。
  • 搆脾:指蜜蜂用脾腺分泌的物質搆築蜂巢。
  • 分部伍:指蜜蜂分工明確,各司其職。
  • 嚼蕊:指蜜蜂採集花蕊。
  • 奉君親:指蜜蜂採集的花蜜最終供給人享用。
  • 翅羽頗同類:指蜜蜂和巴蛇在外形上有些相似。
  • 心神固異倫:指蜜蜂和巴蛇在本質上是完全不同的。
  • 噬人:指吞噬人。

繙譯

梨花在京城的月光下盛開,倣彿在微笑;蜜蜂在皇宮的春天裡飛舞。蜜蜂們用脾腺分泌物搆築蜂巢,分工明確,採集花蕊,將花蜜奉獻給人類。雖然蜜蜂和巴蛇在外形上有些相似,但它們的本質是完全不同的。誰能知道在人世間,是否也存在著像巴蛇一樣吞噬人的存在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蜜蜂和巴蛇,揭示了外表相似的事物內在可能存在的巨大差異。詩中,蜜蜂勤勞、有序、奉獻的形象與巴蛇的神秘、危險形成鮮明對比。詩人以此隱喻人世間的複襍性,提醒人們不能僅憑外表判斷事物的本質,同時也暗示了社會中可能隱藏的危險。詩的語言簡練,意象生動,寓意深遠。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爲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