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陵陪祭

· 陳璉
此日逢冬至,淩晨謁孝陵。 鐘山騰瑞靄,輦路列紗燈。 寶殿香菸盛,璇霄夜氣澄。 仰懷先帝德,歌頌愧無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鼕至:二十四節氣之一,通常在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標志著鼕季的正式開始。
  • 淩晨:即淩晨,指天快亮的時候。
  • :拜見,這裡特指拜謁陵墓。
  • 瑞靄:吉祥的雲氣。
  • 輦路:古代帝王車駕所經的道路。
  • 紗燈:用紗制成的燈籠,常用於宮廷或重要場郃的照明。
  • 寶殿:指帝王的宮殿或陵墓中的主要殿堂。
  • 香菸:指祭拜時燃燒的香火。
  • 璿霄:指天空,璿指美玉,霄指天空,郃起來形容天空清澈如玉。
  • 夜氣:夜晚的空氣或氣氛。
  • 先帝:已故的皇帝。
  • 仰懷:懷著敬仰的心情思唸。
  • 歌頌:用詩歌贊美。

繙譯

在這一天,鼕至來臨,我在淩晨時分拜謁孝陵。 鍾山之上,吉祥的雲氣陞騰,帝王車駕所經的道路上,排列著紗制的燈籠。 寶殿中,祭拜的香火旺盛,夜晚的天空清澈如玉。 我懷著敬仰的心情思唸先帝的德行,卻愧疚自己無法用詩歌來贊美。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鼕至日清晨拜謁孝陵的場景,通過對鍾山瑞靄、輦路紗燈、寶殿香菸和璿霄夜氣的細膩描寫,營造出一種莊嚴而神聖的氛圍。詩人在表達對先帝的敬仰和懷唸之情的同時,也流露出自己對於無法用詩歌來歌頌先帝德行的愧疚。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明代文人對先帝的忠誠與敬意。

陳璉

明廣東東莞人,字廷器,別號琴軒。洪武二十三年舉人,入國子監。選爲桂林教授。嚴條約,以身作則。永樂間歷許州、揚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嚴懲。宣德初爲南京國子祭酒。正統初任南京禮部侍郎。致仕。在鄉逢黃蕭養起義,建鎮壓制御之策。博通經史,以文學知名於時,文詞典重,著作最多,詞翰清雅。有《羅浮志》、《琴軒集》、《歸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