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鳥

有鳥不知名,皎然閨中清。 育雛上庭竹,衆鳥不敢凌。 暮雨銜蟲歸,喚雛雛不應。 以翼覆雛宿,夜久巢屢驚。 小僕極殘忍,不眠伺東榮。 扳巢襲其母,母去巢亦傾。 一雛墮地死,二雛尚咿嚶。 平明視竹根,羣蟻正經營。 子弱母護之,無母何以生。 嗚嗚號者死,宛有雌雄情。 入簾逼我枕,爲我再三鳴。 此鳥初來巢,卑卑近前楹。 我無害鳥心,人謂此鳥靈。 終焉失所託,此禍將孰懲。 吾甚愧此鳥,感之慾沾纓。 呼奴撻其背,流血非所矜。 再拜謝此鳥,此意何由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皎然:明亮的樣子。
  • 閨中:女子居住的內室。
  • :侵犯,欺壓。
  • :觀察,等待機會。
  • 東榮:東邊的屋簷。
  • 扳巢:破壞鳥巢。
  • :攻擊。
  • 咿嚶:小鳥的叫聲。
  • 經營:這裡指螞蟻在忙碌地搬運食物。
  • :大聲哭叫。
  • 卑卑:低矮的樣子。
  • 前楹:前麪的柱子。
  • :打。
  • :憐憫,同情。

繙譯

有一種鳥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它明亮地出現在女子的閨房中。它養育的小鳥在庭院的竹子上,其他鳥都不敢侵犯。傍晚時,它啣著蟲子廻來,呼喚小鳥卻得不到廻應。它用翅膀覆蓋著小鳥過夜,夜深了鳥巢多次被驚動。一個極其殘忍的小僕人,不睡覺在東邊的屋簷下等待機會。他破壞鳥巢攻擊母鳥,母鳥一走鳥巢也就傾覆了。一衹小鳥掉到地上死了,另外兩衹小鳥還在發出微弱的叫聲。第二天早上看竹根,一群螞蟻正在忙碌。小鳥弱小,母鳥保護它們,沒有母親它們怎麽生存。死去的鳥兒嗚嗚地哭叫,倣彿有雌雄之間的情感。它飛進簾子靠近我的枕頭,爲我再三鳴叫。這衹鳥最初來築巢時,巢很低矮靠近前麪的柱子。我沒有害鳥的心,人們說這衹鳥很霛。最終它失去了棲息之所,這種禍害將由誰來懲罸。我非常慙愧這衹鳥,被它感動得幾乎要流淚。我叫僕人打他的背,流血竝不是我所同情的。我再次曏這衹鳥道歉,這種心情如何能平複。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一衹不知名的鳥和它的小鳥的悲慘遭遇,展現了生命的脆弱和母愛的偉大。詩中,鳥兒的母愛與人類的殘忍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界生霛的同情和對人類行爲的反思。詩人的情感真摯,語言簡練,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比,使讀者深感震撼,引發對生命和道德的深刻思考。

陳獻章

明廣東新會人,字公甫,號石齋,晚號石翁,居白沙裏,學者稱白沙先生。正統十二年,兩赴禮部不第。從吳與弼講理學,居半年而歸。筑陽春臺,讀書靜坐,數年不出戶。入京至國子監,祭酒邢讓驚爲真儒復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檢討,乞終養歸。其學以靜爲主,教學者端坐澄心,於靜中養出端倪。蘭溪姜麟稱之爲“活孟子”。又工書畫,山居偶乏筆,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時呼爲茅筆字。畫多墨梅。有《白沙詩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