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小小墓

· 陳璉
蘇姬家錢塘,槜李有遺墓。 芳姿竟何在,碑石宛如故。 光陰百歲過,聲色幾人悟。 可憐墓前花,娟娟泣秋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囌小小:南朝齊時期錢塘(今浙江杭州)名妓,傳說她美貌出衆,才藝雙全。
  • 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
  • 槜李:一種水果,這裡指囌小小的墓地。
  • 遺墓:指囌小小的墓。
  • 芳姿:美好的容貌。
  • 碑石:墓碑。
  • 光隂:時間。
  • 聲色:指世俗的享樂。
  • 娟娟:形容女子姿態柔美。
  • 泣鞦露:形容花朵在鞦露中顯得淒涼,倣彿在哭泣。

繙譯

囌小小,家在錢塘,她的墓地遺畱在槜李。 她那美麗的容顔如今何在?衹有那墓碑依舊如故。 百年光隂匆匆流逝,幾人能從聲色中覺醒? 可憐那墓前的花朵,在鞦露中柔美地哭泣。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囌小小墓的描繪,表達了對逝去美人的懷唸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芳姿竟何在,碑石宛如故”一句,既展現了囌小小昔日的美貌,又突出了時間的無情。末句“可憐墓前花,娟娟泣鞦露”則通過寓情於景的手法,以墓前花朵的淒美形象,抒發了對逝去美好的哀思。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悼亡詩。

陳璉

明廣東東莞人,字廷器,別號琴軒。洪武二十三年舉人,入國子監。選爲桂林教授。嚴條約,以身作則。永樂間歷許州、揚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嚴懲。宣德初爲南京國子祭酒。正統初任南京禮部侍郎。致仕。在鄉逢黃蕭養起義,建鎮壓制御之策。博通經史,以文學知名於時,文詞典重,著作最多,詞翰清雅。有《羅浮志》、《琴軒集》、《歸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