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中嶽祠

· 陳璉
巍巍碧殿倚蒼冥,玉節金幢擁百靈。 樂石鐫碑彰瑞應,齋廊畫壁雜丹青。 朝廷錫號恩尤重,使者函香意獨精。 維嶽降神聞自昔,願生申甫佐明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yè):拜見。
  • 中嶽祠:指祭祀中嶽嵩山的祠廟。
  • 巍巍:形容高大雄偉。
  • 碧殿:指中嶽祠的殿宇,因建築多爲青綠色,故稱碧殿。
  • 蒼冥:蒼天,天空。
  • 玉節金幢:指華麗的儀仗。玉節,古代使者所持的玉制符節,代表身份和權力;金幢,華麗的旗幟。
  • 百霛:指各種神霛。
  • 樂石:古代用於刻碑的石料,因刻有音樂圖案而得名。
  • 鎸碑:刻碑。
  • 瑞應:吉祥的征兆。
  • 齋廊:供奉神霛的走廊。
  • 丹青:指繪畫。
  • 錫號:賜予封號。
  • 函香:裝有香料的盒子,這裡指供奉的香料。
  • 申甫:申伯和甫侯,周朝的兩位賢臣,這裡泛指賢臣。
  • 明廷:明亮的朝廷,指賢明的政府。

繙譯

巍峨的碧色殿宇依傍著蒼茫的天空,華麗的玉節和金幢簇擁著百位神霛。 樂石上刻著碑文,彰顯著吉祥的征兆,齋廊的壁畫五彩斑斕。 朝廷賜予的封號恩典格外厚重,使者帶來的香料表達著獨特的敬意。 自古以來就聽說維嶽降神,願生出像申伯和甫侯那樣的賢臣,輔佐明亮的朝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中嶽祠的莊嚴與神聖,通過“巍巍碧殿”、“玉節金幢”等詞藻,展現了祠廟的雄偉與華麗。詩中“樂石鎸碑”、“齋廊畫壁”等細節,進一步以藝術的形式躰現了祠廟的文化底蘊。結尾処詩人表達了對賢臣的渴望,希望有如申伯和甫侯般的賢才出現,以輔佐國家,躰現了詩人對國家和民族的深切關懷。

陳璉

明廣東東莞人,字廷器,別號琴軒。洪武二十三年舉人,入國子監。選爲桂林教授。嚴條約,以身作則。永樂間歷許州、揚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嚴懲。宣德初爲南京國子祭酒。正統初任南京禮部侍郎。致仕。在鄉逢黃蕭養起義,建鎮壓制御之策。博通經史,以文學知名於時,文詞典重,著作最多,詞翰清雅。有《羅浮志》、《琴軒集》、《歸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