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洞

信有金光窈窕迎,夾墀流瀨自縱橫。 幽崖白日高寒鬥,特地銀河灑濯明。 霜杵預知秋轉急,天瓢還引醉同傾。 新傳水次餐花法,從寫雲中曳佩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窈窕(yǎo tiǎo):形容深遠、幽靜的樣子。
  • 夾墀(jiá chí):指臺階兩旁。
  • 流瀨(liú lài):水流的聲音。
  • 高寒鬥:形容山峯高聳,氣候寒冷。
  • 特地:特意,特別地。
  • 霜杵(shuāng chǔ):指搗衣的杵,因搗衣多在秋天,故稱霜杵。
  • 天瓢(tiān piáo):神話中天神用來盛天河水的瓢。
  • 餐花法:指與花共餐的雅緻生活方式。
  • 曳佩聲:佩玉搖動的聲音。

翻譯

確實有金色的光芒在幽深之處迎接,臺階兩旁水聲潺潺,自由縱橫。 幽深的山崖在白日下顯得高寒而陡峭,銀河彷彿特意灑下,照亮一切。 霜杵的聲音預示着秋天的急速轉變,天神的瓢中水還邀請我一同傾飲,共享醉意。 新學了一種與水邊的花共餐的方法,隨着雲中佩玉的聲響,書寫着新的篇章。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幽深而神祕的山洞景象,通過「金光窈窕」、「銀河灑濯」等意象,營造出一種超凡脫俗的氛圍。詩中「霜杵預知秋轉急」一句,巧妙地利用秋天的象徵物「霜杵」來預示季節的更迭,增添了詩意的深度。結尾的「餐花法」和「曳佩聲」則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生活的雅緻追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讚美和對生活藝術的嚮往。

陳子壯

明末廣東南海人,字集生,號秋濤。萬曆四十七年進士。授編修。天啓四年典浙江鄉試,發策刺魏忠賢,削籍。崇禎初起故官,累遷禮部右侍郎,以故除名歸。南明弘光帝起爲禮部尚書,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稱帝肇慶,授爲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起兵攻廣州,兵敗被執死。諡文忠。有《雲淙集》、《練要堂稿》、《南宮集》。 ► 4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