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佛日:佛教中指佛陀的生日,即農曆四月初八。
- 端州:地名,今廣東省肇慶市。
- 疏鍾:稀疏的鐘聲。
- 巖畔:岩石旁邊。
- 孤棹:孤舟,單獨的小船。
- 峽中:峽谷之中。
- 是岸:正確的岸,這裏指佛教中的西方極樂世界。
- 西方:指佛教中的西方極樂世界。
- 大聖:指佛陀。
- 生:出生,這裏指佛陀的生日。
- 望農:期望農業豐收。
- 花雨:佛教中指天上降下的花,象徵吉祥。
- 問禁:詢問戒律。
- 竹房:僧人的居所。
- 清:清淨。
- 旅食:旅途中的食物。
- 僧乞:僧人的乞食。
- 依稀:隱約,不清晰的樣子。
- 舍衛城:古印度城市,佛陀曾在此講法。
翻譯
稀疏的鐘聲在岩石旁響起,我獨自划着小船在峽谷中前行。 這裏彷彿是通往西方極樂世界的岸邊,今天正是佛陀的誕辰。 我急切地期望着天降花雨,帶來農業的豐收,也詢問着僧人的戒律。 旅途中的食物如同僧人乞食一般簡單,我彷彿置身於舍衛城,感受着那份隱約的清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佛陀生日那天,獨自在峽谷中划船的情景。詩中通過「疏鍾巖畔發」和「孤棹峽中行」的描繪,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略帶孤寂的氛圍。後文提及「是岸西方到」和「茲辰大聖生」,表達了對佛教信仰的虔誠和對佛陀的敬仰。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觀和宗教情感的交織描寫,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寧靜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