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筇(qióng):一種竹子,這裡指用筇竹制成的手杖。
- 禦:使用,駕馭。
- 老子:古代哲學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這裡可能指代智慧或道家的思想。
- 猶龍:比喻智慧深邃,變化莫測,如同龍一般神秘。
繙譯
一根七尺長的筇竹手杖,陪伴著一個五尺高的孩童。 他如何使用這根手杖呢?就像老子的智慧,深邃而神秘,如同龍一般。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簡短的四句話,描繪了一個孩童與一根筇竹手杖的關系,以及這種關系所象征的深意。詩中“七尺之筇,五尺之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出了孩童的稚嫩與手杖的堅實。而“何以禦之,老子猶龍”則巧妙地將手杖的使用與老子的智慧相聯系,暗示了孩童雖然年幼,卻擁有如老子般深邃的智慧和潛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孩童未來發展的美好祝願和對智慧的崇高贊美。
陳子壯
明末廣東南海人,字集生,號秋濤。萬曆四十七年進士。授編修。天啓四年典浙江鄉試,發策刺魏忠賢,削籍。崇禎初起故官,累遷禮部右侍郎,以故除名歸。南明弘光帝起爲禮部尚書,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稱帝肇慶,授爲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起兵攻廣州,兵敗被執死。諡文忠。有《雲淙集》、《練要堂稿》、《南宮集》。
► 460篇诗文
陳子壯的其他作品
- 《 閨詞四十首 其二十七 寫影 》 —— [ 明 ] 陳子壯
- 《 望石門次逢永見懷之作 》 —— [ 明 ] 陳子壯
- 《 送林鶴胎左宗伯暫假歸省 》 —— [ 明 ] 陳子壯
- 《 過黃子有作 》 —— [ 明 ] 陳子壯
- 《 智海修六若惺三上人過訪同賦得風雨亦來過 》 —— [ 明 ] 陳子壯
- 《 送謝生式臣元戎之子也謁予門下 》 —— [ 明 ] 陳子壯
- 《 和黃士明少宰四首詠塵 》 —— [ 明 ] 陳子壯
- 《 枯樹 》 —— [ 明 ] 陳子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