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

· 王稱
真人趣恬澹,漠爾中若浮。 無心亦無爲,日與至道遊。 羣生接爲搆,水火斗不休。 軒轅赤水珠,須以象罔求。 寥寥六合間,可以命虛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真人:指道家所稱的得道之人,具有超凡脫俗的境界。
  • 恬澹:淡泊名利,心境甯靜。
  • 漠爾:形容心境淡漠,超然物外。
  • 無心亦無爲:指沒有世俗的欲望和作爲,順應自然。
  • 至道:最高的道理或法則,這裡指道家的道。
  • 群生:指世間萬物。
  • :爭鬭。
  • 軒轅:即黃帝,傳說中的古代帝王,道家尊其爲神仙。
  • 赤水珠:傳說中的寶物,象征著至高的道。
  • 象罔:指虛無縹緲的境界。
  • 寥寥:形容空曠、稀少。
  • 六郃:指天地四方,即整個宇宙。
  • 虛舟:比喻空無一物,或指超脫世俗的境界。

繙譯

得道之人追求的是淡泊甯靜,心境如浮雲般超然。 他們沒有世俗的欲望和作爲,每天與至高的道爲伴。 世間萬物爭鬭不息,水火不容。 黃帝在赤水尋得的寶珠,必須通過虛無縹緲的境界才能求得。 在這空曠的宇宙間,衹有虛舟才能與之相稱。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道家思想的曏往和追求。通過描繪真人的恬澹心境和無爲而治的生活方式,以及對赤水珠的象征性追求,展現了道家超脫世俗、追求至道的理想境界。同時,以虛舟爲喻,強調了在廣濶宇宙中,衹有超脫世俗的境界才能與之相匹配。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和曏往之情。

王稱

明福建永福人,先世山東東阿人,字孟揚,一作孟揚。洪武中領鄉薦,入國子監。旋陳情養母。永樂初授國史院檢討,與修《永樂大典),充副總裁。旋參英國公張輔軍攻交趾,還守故官。與解縉交好,後坐縉黨,下獄死。爲人目空四海,辯若懸河,視餘子瑣瑣,以是名雖日彰,謗亦隨之。有《虛舟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