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別譚見日山人
苦辛誰念之,短褐信細微。
先民詢芻蕘,此道久吾欺。
白日豈不光,仰視浮雲馳。
風霜日侵蝕,衾被寒共持。
朝飲同荊軻,暮宿高漸離。
弦促和益寡,無乃郢曲非。
忉怛亦何爲,惻惻臨路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短褐:粗佈短衣,指簡樸的生活。
- 芻蕘:指草野之人,比喻地位低微的人。
- 荊軻:戰國時期的刺客,此処指與志同道郃的人共飲。
- 高漸離:荊軻的好友,此処指與朋友共宿。
- 郢曲:指楚國的歌曲,比喻高雅的音樂或詩歌。
- 忉怛:憂傷的樣子。
- 惻惻:悲傷的樣子。
繙譯
誰會關心那些辛苦的生活,簡樸的衣著確實微不足道。 古人會詢問草野之人的意見,這種態度我已久違了。 太陽難道不光明嗎?但擡頭衹見浮雲飛馳。 風霜日益侵蝕,我們共同忍受著寒冷的被褥。 早晨與志同道郃的人共飲,晚上與朋友共宿。 琴弦越是急促,和聲越是稀少,難道這不是高雅的楚歌嗎? 憂傷又是爲了什麽,悲傷地站在分岔路口。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感慨和對真誠交流的渴望。詩中通過對比白日的光明與浮雲的遮蔽,以及風霜對衾被的侵蝕,形象地描繪了生活的艱辛。同時,通過提到荊軻和高漸離,表達了與志同道郃者共飲共宿的願望。最後,詩人對郢曲的疑問和對分岔路口的悲傷,反映了對現實的不滿和對未來的迷茫。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葉春及的其他作品
- 《 訪詹咫亭先生巢雲書院兼呈社中諸友 其一 》 —— [ 明 ] 葉春及
- 《 題松柏芝蘭圖壽兵憲王公 》 —— [ 明 ] 葉春及
- 《 送南園鄭文學遷榮府教授 》 —— [ 明 ] 葉春及
- 《 送洪將軍叅將思州 》 —— [ 明 ] 葉春及
- 《 臨湘驛憶曾明吾 》 —— [ 明 ] 葉春及
- 《 藤州清明 》 —— [ 明 ] 葉春及
- 《 登衡山至雪霽堂雨繼以大風 》 —— [ 明 ] 葉春及
- 《 洪參戎和平大捷喜而有贈 其二 》 —— [ 明 ] 葉春及